微縮模型師 巧手重塑集體回憶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11/02 13:05

分享:

分享:

Tony 造的舊香港街景,有唐樓、招牌和拖車廂的電車。(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室)

行駛百年的電車差點兒被淘汰,郵筒先被塗上新顏色再被剷除舊皇冠 logo。任我城如何因時日而變遷、因發展而大肆拆毀,人面可以全非,但阻不了人心思舊。

歷史,不可以抹殺;記憶,總是長留心底。微縮模型師黎熾明(Tony)和陳慧姬(Maggie),前者打造 1:12 的地貌景觀,後者用黏土製作銀仔咁大的失傳美食,以巧手妙思為自己和別人重塑集體回憶。古老的微型(Miniature)藝術,對應當下手作熱潮,令二人把興趣變成事業,開班授課。

微縮模型,原來不止是一種嗜好或藝術,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文化傳承。Tony 和 Maggie 迷上 Miniature 超過 10 年,二人參與學會交流、出版書籍、舉辦展覽、開班授徒,已經超越手藝和個人興趣的層面。Tony 說,

展覽時經常見到一家大小、三代同堂專程來看,老人家會對小朋友說『以前就係咁㗎喇』,我就好開心好感動,不得不造下去。

Tony 的舊樓模型,裏外裝備、家具、電器、廚具手工仔細,電視機有聲有畫、煮食爐有火光。(香港組濟日報資料室)

迷上

Tony 曾經從事建築模型製作近 30 年:

但十多年前起,這一行的公司大都搬上大陸,本來習慣一手一腳砌紙板、膠板模型,但北上後我只是負責跟單、監工、見客、開會。

但因為興趣,閒時還是喜歡利用咭紙、膠板、木條疊疊砌模型,上網觀摩別人的作品,就是這樣,06、07 年左右認識了「香港微縮學會」的朋友。

Maggie 就是當時學會成員之一,她說:

大家見到 Tony 造的一條旋轉樓梯好靚,邀請了他參加 07 年年底的展覽。

Maggie 專攻黏土食物,連襯托的場景都一手包辦。(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室)

接着 Tony 用個多月打造「和昌大押」模型,手工之精細、人和物栩栩如生,可說一鳴驚人。之後 Tony 的作品包括「摩星嶺寮屋區」、「大坑舞火龍」、「灣仔唐樓」、「天台屋」、「大牌檔」等。

至於 Maggie 則於 03 年開始造微縮模型:

中學時代造黏土花,十多年後找到舊作品,很懷念,於是再重拾興趣,但為了省地方,還是造微型的好了。

一直主攻黏土花和食物,一桌迷你「滿漢全席」、「廣東式一盅兩件 + 點心車」以及她設計的酒樓場景,為人津津樂道,去過日本、台灣、內地不同地方展覽。

小時候爸爸常帶我和兄長吃東西,想把童年回憶造出來。

Maggie 愈造愈精細:

造 1:1 的要造很多 details,1:12 或更小的模型反而簡化了,所用的工具亦不同。

兩人所造的微縮模型都是懷舊,Maggie 把童年時和父兄上酒樓的光景以黏土再呈現,引起不少人的集體回憶。(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室)

滿足

Tony 跟 Maggie 一樣,所造的模型都和回憶、經歷有關,從前在灣仔上班多年,因此對和昌大押和那一帶唐樓很有感情,造模型時,連帶 60 年代電車及其拖車、舊式招牌都砌出來。造「大坑舞火龍」場景,是因為曾住在勵德邨,對附近瞭如指掌。

雖然現在仍有舞火龍,但背景那座龍溪臺已經沒有了,有次展覽後,就有人寫信感謝我,他說他的外婆以前就住在龍溪臺,他對這個地方、那時的生活充滿懷念。

Tony 看着模型說:

造一個作品好辛苦,平均花 2、3 個月,期間必定是廢寢忘餐,想一氣呵成,每次造完都話唔再造,但展覽時的場面、被人追問下次造甚麼,會變成動力造下去。

他造「摩星嶺寮屋區」的原因也相似,就是小時候坐船去南丫島時,在海岸綫上看到一排排木屋,畫面印在腦中,長大後要製作一個微型的出來:

要有記憶,然後要加上 reference,通常也是對着舊照片,造摩星嶺那一次,就親身去看一看,雖然都拆掉了,但要 feel 吓。

這個模型,曾借給陳果導演的劇組拍攝西西的紀錄片《我城》,大銀幕下的舊時平民生活,仍然精細玲瓏:

人物最難造,尤其是眼神。

追求

兩位都說,從冇到有的過程令人很滿足,但問他們對自己哪一個作品最感滿意呢?他們都說不出來:

永遠都覺得唔靚、造得不好,下次可以再好些。

Maggie 說得很好,所有藝術創作都應抱持這種追求。

那麼最大困難是甚麼?

都克服了,就冇困難啦。

至於 Maggie 最近期的挑戰,是用 3 個星期造出一席壽宴,迷你碟上的百花炸釀蟹箝,每件只有 1.2 厘米乘 0.7 厘米。而她最開心的時刻,是觀者分不出真假或者看完大呼想吃的時候。

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室

她覺得微縮模型好玩在題材廣泛:

現實見到甚麼就縮咗佢!

說得輕鬆,但其實她可以為了一片檸檬的像真度,研究 3 個小時。

造滿漢全席之前,要上網找回食譜,很多菜式都已經失傳,例如白鶴湯,就另外找鶴的照片、想像牠沒有毛的樣子,造好了還要加蟲草。

Maggie 造的美食有不少已失傳,例如滿漢全席,要在網上或書籍中找回食譜、照片作參考。(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室)

在 Tony 的工作坊內,還有早前替劇集《水髮胭脂》製作的模型大屋,雖然他說只是用兩星期趕的貨,但內籠、家具、裝潢都非常仔細,抽氣扇會動、電視機有聲有畫、煮食爐火光熊熊。

我一開始造模型,就一定要有聲、有燈、識閃、駁通晒電,咁至逼真吸引人睇。

特色

Maggie 和 Tony 的作品,曾被出版社收錄在《消失中的香港》系列內:

日本有很多微縮模型學會,台灣亦有私人博物館,兩個地方都出版了不少這方面的書,形成了一種文化;但在香港起步慢,近 5、6 年才多了展覽,市場亦很窄,相信出版了 5 本書之後,都不會再出。但出書對我們來說,有派咭片的作用。

二人和其他志同道合者,亦曾經把作品帶到不同地方如日本、澳洲等舉行展覽。

主打造懷舊的東西,一來社會興懷舊,透過它們帶回大家的回憶,所以經常有人問會否造荔園、虎豹別墅;二來是讓不同地方的人,造出自己地方的特色,例如台灣人造士林夜市、平溪放天燈。

微縮模型呈現的,是文化和歷史特色,所以每個地方的題材、每個作者的作品都不會重複。

(節錄)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 。標題經TOPick修改,原文標題為「藉着微縮去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