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攻港 收生20人

City

發布時間: 2015/11/10 11:46

分享:

分享: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L.Rafael Reif(左)表示,學院於港設Innovation Node的資金來自本港校友和友好夥伴,金額足以支持未來幾年的營運。右為Node學系總監Charles Sodini。相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室

美國頂尖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昨(9日)宣布,明夏於本港開設Innovation Node(創新中心),滙集港美兩地的學生、教學團隊、校友及本地商企和創業家,推動教育和研發,令理念更快變成產品。

MIT校長Rafael Reif受訪時指出,本港大學蜚聲國際,科研基建出色,輔以臨近能極速生產小批量原型(prototype)的深圳,

整個生態系統軟、硬件兼善,非常罕有,有力促成各式各樣的潛在產品。

Reif昨天聯同Node學系總監蘇東來(Charles Sodini)、MIT校友兼獲邀擔任Innovation Node顧問小組成員的馮國經一同公布計劃。馮國經稱這個計劃由MIT提出。

Reif指計劃資金來自本港校友和友好夥伴,金額足以支持未來幾年的營運,蘇東來預料,將物聯網應用於健康、建築及交通,勢是香港做得尤為出色的地方。

麻省理工學院校友馮國經(左)獲邀擔任Innovation Node顧問小組成員,他表示這個計劃由MIT提出。相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室

Innovation Node 首招20學生

Innovation Node涵蓋範圍廣泛,包括籌辦早期商業計劃工作坊,快速製造原型,提升商業計劃的可行性;為MIT及香港的創新學生及企業家安排互動實踐;安排MIT學生於港企實習。

未來6個月,校方會交由3人團隊決定Innovation Node的落戶地點,規劃面積約4千、5千呎的眾創空間(makerspace),初步會招收約20個學生。

Reif稱計劃會「竭力包容」(as inclusive as possible),方便美國學生跟本港人才交流,學習本土成功經驗,也希望選址令所有本港院校都感到「吸引」(inviting)。

器材與美相近 「一起做實驗」

Reif解釋,麻省校園及本港選址將配備相類器材,令參加者能輕鬆真人及遙距互動。

假設我們是年輕10年的學生,我在麻省的makerspace用3D打印試印一些東西,並想(身處香港的)Charles跟我試相同的事,一起做實驗,我只要發個電子檔案給他。

MIT早於2007年相中新加坡,設立首個海外研究中心SMART,其商學院今年又於當地推行環球創業計劃REAP,今次Innovation Node卻選擇香港為夥伴,蘇東來解釋因香港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更重要是有深圳及珠三角腹地的生產支援,星馬難以比擬。

蘇東來指出,深圳的小批量生產力可謂「全球無出其右」,一夜之間就能造出原型,令人能極速測試和更改硬件,再按需要小批量生產50件、100件已臻完善的樣辦。

比鄰深圳 享小批量生產支援

那為何不直接於深圳設校?本身是納米技術專家、個人擁有15項專利的Reif說,香港「科研基建極強」,且有較完善的專利保護,都是吸引MIT的原因,

Node最終能生產甚麼產品,取決參加者的原創性,其實幾乎甚麼都可以!

Reif於2012年7月上任MIT校長,未幾即推動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要全部5個學院教育新世代的創新者,如開辦副修選項「創業」(Entreprenership),今次開辦Innovation Node也屬Initiative一部分。

我們旨在教育學生了解創新,且不囿於美國,而是放眼全球……讓他們來到創新、生產等活動繁多的香港,正是教育他們的絕佳方法。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