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害處多 緣何不徵「糖稅」?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11/17 00:27

分享:

分享:

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測試市面101款非預先包裝飲品,及檢視40款預先包裝中式飲品的營養標籤,結果發現整體約3成樣本屬高糖。(曾耀輝攝)

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測試市面101款非預先包裝飲品,及檢視40款預先包裝中式飲品的營養標籤,結果發現整體約3成樣本屬高糖。

攝入過量糖份,造成肥胖,不單是個人的外觀問題,更對社會造成經濟負擔。有美國智庫去年發表報告指,全球近三分一人肥胖,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5萬億港元,僅次於吸煙與戰亂。既然香港社會同意徵收煙草稅,為何不可以考慮徵糖稅?單靠自律真的可以解決高糖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嗎?

舉一個簡單例子,不少港人愛飲紙包裝檸檬茶,但09年11月消委會的《選擇》月刊已揭示其含糖量驚人,以250毫升包裝計,每100毫升含13克糖,比可樂每百毫升含10克糖還要高3成。

經過6年政府推動減糖,俗稱「細檸」的檸檬茶的糖含量反加至13.6克糖,若飲一包「大檸」(375毫升),等於吞下51克糖,超過成人每日上限。

香港其實已面對高糖的惡果。按衞生署去年的調查,18至64歲的人口有39%屬超重或肥胖。該署2011年口腔健康調查亦顯示,5歲兒童組別中約半數曾患蛀牙。食安中心首席醫生楊子橋期望,今次研究可增加社會關注,冀飲食業配合,考慮在餐單加入飲品營養標籤或含糖量。

中大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張志強認為,消費者對食物中的營養成份絕對有知情權,食肆餐牌應標示所有營養素成份,不止糖份。他又指,已有食肆餐牌標示卡路里,相信食肆有能力標示其他營養素。營養師黃凱詩亦指,美、日等地已有食肆於餐牌標明飲品糖份供消費者參考,香港食肆應效法。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支持餐牌標上糖份,但業界實際推行有困難。他解釋,98%餐廳屬中小企,未必完全掌握食品成份,「除非食安中心有指引。」

對於本港應否向高糖食品徵收「糖稅」,以減低市民的購買意慾,張志強表示有保留。他解釋,美國亦曾提倡,但遭反對而擱置,他認為糖稅阻嚇作用不大,加強公眾教育更有效,但強調:「如果(糖稅)有效,我會支持」。黃凱詩則認為,面對人口老化,心血管患者人數增多,政府應考慮徵糖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