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世界柏金遜症日|身體3大隱性信號屬腦部血氣不足 中醫教3式源頭管理腦健康
發布時間: 2025/04/11 13:02
最後更新: 2025/04/23 15:23
▲ 中醫指出身體3大隱性信號屬腦部血起不足,教3式從源頭管理腦健康。
現代人長期低頭、熬夜、高壓生活,往往忽略腦部發出的警號:「血氣不足」。中醫強調「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腦部作為中樞神經的核心,一旦氣血循環受阻,輕則頭痛失眠,重則加速腦退化。毋須等到確診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病,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醒覺腦部血氣不足的警號,就能從「頭」開始保養。
最新影片:
一、腦部血氣不足的隱性信號
這些症狀可能是腦部「代謝廢物累積」或氣血不暢的早期徵兆:
- 頭面問題:眼乾、耳鳴、頭暈、頭脹、頭痛、額頭緊繃
- 睡眠與情緒:難入睡、多夢、易醒、焦慮、煩躁
- 功能衰退:吞嚥吃力、步態不穩、記憶力下降
關鍵原因:腦血管因頸椎前傾壓迫或因血管內斑塊堵塞致循環不暢,營養物質難以到達及代謝廢物排出受阻(不通則痛)、長期用眼耗血(久視傷血)、情緒壓力導致肝氣鬱結。
二、源頭管理「腦部」血氣循環三式
1. 管理生活習慣:
A)宜:喝「薄荷醒神茶」,清利頭目
- 做法:每日4-5片新鮮薄荷葉沖熱水,代茶飲用。
- 功效:薄荷辛涼,能鬆解頭部筋膜緊張,改善眼疲勞和耳鳴(註:保健用,非治療)。
B) 忌:鹽、糖、油、辣、和 冰飲
- 多鹽:過多鹽易導致水鈉滯留,引發高血壓或腦水腫。
- 多甜/多冰飲料:影響血糖與脾胃功能,間接損害腦血管健康。
- 多油:高血脂易沉積於血管壁,造成管腔狹窄、循環受阻。
- 多辣:可能引發血管痙攣,導致頭暈頭痛。
C) 管理菸酒習慣
- 菸:香菸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加速斑塊形成。
- 酒:酒精擾亂脂肪代謝,增加壞膽固醇,促使血管斑塊增大。
2. 管理「頭部-肌筋」血氣不通的壓痛點:
鬆解頭部繃緊的筋膜,有助改善頭部「壓痛點」血氣不和
- 額頭區:按揉印堂穴(兩眉中間)和聶肌(太陽穴),緩解緊繃性頭痛。
- 耳後區:按壓翳風穴(耳垂後凹陷處),改善耳鳴和眩暈。
- 頸後區:拇指深按風池穴(髮際線旁凹陷),促進腦部供血。
管理「不良坐姿」的病灶:(頸椎前傾,骨盆前傾):
適用於長期坐在電腦工作的都市人,透過練習《楊氏太極拳-坐立勢》,矯正「脊骨與髓海」氣血通道健康的問題,配合以上的源頭管理,可以改善頸椎病、電腦手、脊柱側彎、失眠、精神壓力等)
- 步驟一: 鍛練「力由地起」改善骨盆骶髂關節功能
拇趾抓地, 激活下肢運動神經的連鎖反應本能,可感受到小腿傳遞至大腿(股四頭肌、膕繩肌)的肌肉收縮,有助承托脊骨的骶髂關節收縮和保持中正。
- 步驟二: 鍛練「尾閭中正」
骶骨(尾閭)是脊椎動物的重心移動核心,通過(步驟一)可激活骶髂關節的自鎖機制,可使「尾閭中正」將下肢力量從腿部經骨盆傳遞至腰部,腰大肌和核心肌群(如腹橫肌、多裂肌)。
- 步驟三:鍛練「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勢
含胸拔背:胸廓內含,脊背有蓄機待發力之意,穩定腰椎,維持脊柱的自然曲度,和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目的。
沉肩垂肘,使兩肩前卷,尾指稍稍內捲,意在兩肘(有助改善圓肩、電腦手、手腕腱鞘炎的病變)
三、預防勝於治療:腦健康的生活原則
- 每30分鐘伸展頸部肌肉:打破「久視傷血」的惡性循環,遠眺20秒。
- 夜間11點前睡:中醫認為「肝藏血」,熬夜最耗腦血。
- 少吃冰膩和加工食物:高糖凍飲傷脾胃,油膩生痰濕,均阻礙氣血上行。
結語:腦血通,則神明清
腦部問題非一日之寒,與其等待確診,不如從今日起:
✅ 一杯薄荷茶醒神
✅ 三分鐘頭部按摩
✅ 五分鐘正脊運動
記住腦部是人體最怕「血氣不足」是器官,及早管理,方能遠離百病!
aaa
撰文 : 黃天賜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健康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