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益生菌︱消委會40款益生菌補充劑大比拼 15款標示完整益生菌菌株種類安全清單

食用安全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5/04/11 17:50

最後更新: 2025/04/23 17:43

分享:

分享:

消委會40款益生菌補充劑大比拼 15款標示完整益生菌菌株種類安全清單

【益生菌/supplement/保健品/腸道健康/乳酸菌】不少人有便秘困擾都會尋找益生菌supplement調理腸胃。消委會早前檢視市面上40款益生菌產品,卻發現只有15款於包裝上清楚標示所有益生菌菌株,讓消費者方便知情作出合適選擇。

消委會在第567期《選擇》月刊於坊間收集了40款聲稱能提供益生菌的膳食補充劑,包括6款標示為女士專用、11款為兒童專用、23款為普通益生菌樣本,樣本售價由$99至$788;若以每日食用分量計算,則由$5.3至$52.6不等,價格相差近9倍。

消委會引述世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定義,益生菌是一種在攝入適當數量後會對人體產生益處的微生物。其實人體的腸道裡住滿大量微生物,包括細菌,而當中有部份是有害菌。醫學實驗證實,如果腸道中的有害菌長期過多,就會增加有害物質的產生。一旦腸道菌叢失衡,亦可能引致免疫系統失衡、腸胃發炎等問題。而益生菌就正好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亦同時為身體提供維他命和短鏈脂肪酸等。

最新影片:

逾9成樣本含乳酸桿菌可改善消化加速腸道蠕動

消委會續指,目前被醫學確定存在於人體內的益生菌約有17個菌屬,其中現今最多科學研究的益生菌屬於兩個主要菌屬: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前者能夠在代謝糖分的同時產生乳酸,後者能製造出乳酸之餘,還能製造出維他命B群及醋酸。兩者都能酸化腸道環境,抑制害菌繁殖,緩解消化不適與便秘(一般人正常排便的頻率約在每日3次到每周3次之間)。

在今次評測產品中,有逾9成樣本(36 款)標示含有可改善消化、加速腸道蠕動的乳酸桿菌,逾8成(33 款)標示含製造出乳酸、維他命 B 群及醋酸等有益物質的雙歧桿菌;此外有5款樣本標示含乳酪中常見鏈球菌屬,上述3款菌屬安全性皆受到國際認可。

40款益生菌評測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39
+38

僅15款標示完整益生菌菌株種類

不過,消委會檢視結果還發現,在今次評測產品中有6成產品未有清楚標示其菌屬、菌種、菌株或數量;只有15款產品於包裝上清楚標示所有益生菌菌株;另外20款產品只列出了菌種、3款只標示菌屬,另有1款「GNC 益生菌強免疫防禦配方250億 (Probiotic Solutions 25B Immune Support)」只標示菌株編號有、1款「G-NiiB 微生態兒童免疫配方SIM03(G-Niib Immune Kids SIM03)」完全沒有標示相關益生菌的資料,只在成分表中以「本地大學研發綜合益生菌」取代。而當中33款標示有多種菌種/菌株的樣本中,只有7款明確標示菌種數量。

根據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WGO)所發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全球指南,要確定一個產品內的益生菌是否能達到某種健康功效,應要按該菌株有關的臨床研究數據。國際益生菌協會(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所發表的自願性行業標籤指南,益生菌產品應清楚標示其益生菌的菌屬、菌種和菌株,其數量則要以菌落形成單位(CFU)表示。

消委會提醒,在面對不同產品所使用的多種菌類,要分辨及瞭解其效用,最好就是留意產品上的菌株是否得到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TGA)等國際機構認證,證明菌株已有足夠的科研證明其安全。

15款標示完整益生菌菌株種類安全清單:

點擊圖片放大
+14
+13

留意益生菌supplement副作用

消委會提醒,某些人會在服用益生菌後有機會出現輕微副作用,如腹脹、腹部絞痛、腹瀉或腸胃不適等,部分人士更可能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如菌血症、真菌血症或因感染而導致嚴重疾病。而本身有免疫力問題或重病病人,更只能服用特別菌株。所以記得按自身狀況,先尋求醫護人員意見才服用適當的益生菌,以免得不償失。

此外,選購益生菌supplement時,要注意產品應少糖、少添加劑。由於益生菌味道偏酸,所以製造商通常會在產品加入蔗糖、果汁粉來減低酸味,甚至添加其他化合物,例如香味劑、色素、調節劑等。雖然這些食品添加劑一般來說都是安全的,但畢竟多吃添加物對身體無益,所以最好還是盡量選擇只添加了果糖或優格粉的產品。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同場加映:「水中銀」最新檢測推薦控糖保健品安全名單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水中銀)於2024年10月至12月期間,在線下平台屈臣氏、萬寧及指定銷售商店,在眾多保健品中選購了10個聲稱能阻隔澱粉、控糖及控制體重之保健品,進行功效及安全性測試。結果顯示,在10款產品中,7款具有控糖效果,但抑制率的差異較大,在降低自由糖水平方面的效率從24%至98%不等;另只有3款產品同時獲綠魚「品質卓越」及顯著控糖效果評價。

點擊圖片放大
+2

同場加映:5大保健品禁忌組合

點擊圖片放大
+9
+8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