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遊注意︱機場5類食品超多菌!食安專家曝衛生內幕 推薦較安全替代品減致病風險

食用安全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5/04/07 17:07

最後更新: 2025/04/24 18:52

分享:

分享:

食安專家曝衛生內幕 推薦較安全替代品減致病風險

【機場食物/機場飲食/食物衛生/細菌/食源性疾病】機場内5類食品避免食用!有專家提醒旅客,在機場候機時,盡量不要吃5種食物和飲料,否則會容易有細菌感染的風險。

最新影片: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Savvy Food Safety Inc.」創始人兼食品安全顧問弗朗辛·肖(Francine Shaw)指出,食品一旦送至機場的服務區,就必須妥善儲存、解凍和準備,並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定,否則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對此,食品安全專家、東北大學教授達林·德特威勒(Darin Detwiler)及多位科學專家,列舉了5類機場食物及飲品,建議旅客最好避免食用。

點擊圖片放大
+5
+4

1. 飲水機的水和冰茶飲料

Detwiler表示,由於機場内飲水機和冷飲販賣機特別難清洗,因此可能成為「危險細菌的滋生地」,尤其是在機場等高流量區域,風險更大。

專家指出,飲水機和冷飲販賣機內含有糖分且潮濕的環境,可以為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甚至退伍軍人桿菌的生長提供養分,導致一種名為退伍軍人病的嚴重肺炎。雖然機器外表看上去一塵不染,但在水龍頭、噴嘴和糖漿管線這些機器內部,封閉潮濕環境,往往會積聚一層粘稠的細菌和黴菌,特別是李斯特菌和綠膿桿菌,很難被清除。對於免疫系統受損、孕婦和老年人來說,非常危險。

同時,Shaw補充道,如果牛奶或奶油已經打開並放在室溫下,也要小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牛奶等易腐物品,不應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小時。

2. 預先包裝三文治及沙律

Detwiler解釋,機場內便利店預先包裝的三文治及沙律,通常會長時間處於不安全的溫度下,增加細菌生長的風險。Shaw亦補充道,尤其要注意這些三文治及沙律如果放在沒有門的冷藏裝置中,代表溫度可能不夠低;這會滋生有害細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安全餐盤計畫外聯主任艾倫舒梅克(Ellen Shumaker)對此表示:

切好的綠葉蔬菜、番茄和瓜類,如果在室溫下保存超過四個小時,可能會滋生有害細菌,並導致疾病。

另外,如果三文治和沙律中含有生豆芽,也避免食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由於這些食物處於溫暖潮濕環境(不安全的保存溫度)中,所以很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細菌。

3. 水果杯

外帶櫃檯或機場休息室裡的預切水果,看似健康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有風險。Detwiler解釋:

水果一旦被切片,去除了具保護性的外皮,使其暴露在細菌中。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冷藏溫度下保存,切好的水果可能成為李斯特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溫床。

4. 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和乳製品

與水果杯類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如果未經巴氏消毒(經過加熱過程殺死有害細菌),細菌可能會從農產品進入鮮榨果汁和乳製品(如生牛奶或由生牛奶製成的乳酪)中。Detwiler坦言:

未經巴氏消毒或「冷壓」果汁可能看起來很新鮮,但它們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污染的風險更高,尤其是在存放溫度不適宜的情況下。

即便這些產品的味道或氣味沒有異狀,仍然有可能因食用它們而生病;這是旅客登機前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食品科學家和食品科學顧問Bryan Quoc Le,亦稱自己會避免喝新鮮的冰沙,「因為我無法確定供應商或原料是否乾淨」。

5. 壽司或生海鮮

在機場環境中,維持生魚的安全溫度可能具有挑戰性。Detwiler指出,機場壽司與遵守嚴格處理程序的專業壽司餐廳不同,它們可能已經放置了幾個小時,增加了寄生蟲、弧菌和李斯特菌的感染風險。

5種較安全替代品

專家們建議,在機場進食最好選擇熱的、熟的食物,而不是生冷食物,「較高的溫度有助於減少有害細菌的存在」。此外,旅客自身的手部衛生也非常重要,在進食前應盡可能勤洗手,可以大大降低任何可能導致生病的機會。

點擊圖片放大
+5
+4

1. 密封的、保質期較長的零食,如堅果、燕麥棒和乾果;或可以自備零食。

2. 帶有果皮的新鮮水果。例如包裝好的未切開的蘋果、未剝皮的橙子或香蕉。自然密封則不太可能受到污染。

3. 密封、冷藏並標示「已經巴氏殺菌」的果汁和乳製品。

4. 完全煮熟的海鮮菜餚(如烤蝦或鮭魚)、煮熟的肉類(如烤雞)或植物蛋白。

5. 機場裡任何熱的、熟的食物,例如薄餅和熱三文治;或任何可以在室溫下保存的食物,例如麵包或糕點。

同場加映:機場飛機6大最污糟地方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同場加映:4大超市食安陷阱

點擊圖片放大
+3
+2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