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我不是一炮而紅的人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12/22 15:22

最後更新: 2015/12/22 15:22

分享:

分享:

《一代宗師》的馬三,讓武師出身的張晉成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從此打出了自己的影壇路。年初的《殺破狼 2》,其帥氣反派造型,還吸引了一批女影迷,來到《葉問 3》更正式挑戰甄子丹。

好勇鬥狠,張晉坦言早過了此階段,當下自認是愛家男,聖誕假期,他要陪妻女度過。

後日是平安夜,張晉雖有新戲上畫,但若非必要宣傳,他會留在家跟家人一起慶祝。

這是近年的習慣,過節一定要跟妻女度過。我喜歡節日,可能因年輕時在武術隊訓練,一年只得 3 天春假,所以很嚮往節慶,現在有機會一定要過節,視作童年補償。

勝不驕

張晉於 11 歲加入四川省武術隊,習太極拳、劍術、槍術等,過了 13 年刻苦艱辛的鍛鍊,他憶述:

一個運動員的生活是極為枯燥的,當時學校前面有片農地,由播種、灌溉到收割,同一個背景,年復年的不斷重複,自己由小孩到少年,整個青春期就在此度過,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在比賽中拿冠軍。

 

對成長中的人來說,是意志力的磨練,日後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就有很好的心理基礎。

《葉問 3》飾演落泊的武術中人,飽受生活折騰,張晉稱在這行很多人不難有共鳴。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處境,就如我的例子,在武術隊十多年,拿過比賽冠軍,然後要入電影行,由武師重新做起,是人生第二選擇,期間試過太多碰壁及考驗。

 

我不是那些一炮而紅的人,惟這是好事,現在多了一點機會,不會突然變得驕傲,懂得面對高低起落、抱感恩心態。

 

譬如今次角色不是非我莫屬,導演找其他演員也可,這世界不會沒了誰就不行,只能用工作成績證明對方沒有選錯。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

練武是孤獨訓練

任何一種運動,背後均有其學問及哲學,張晉認同太極、詠春也好,最後殊途同歸,屬於一個人的武林。

練功其實是學做人。有些人喜歡一班人去切磋,我卻習慣一個人練,這樣才能有空間去面對自己,思考會更清晰。

他指自己距離宗師之路還遠,既未達廣闊包容境界,也稱不上有很大定力抗拒誘惑,仍有許多要學習之處。

唯一肯定自己是堅持的人,當在影圈發展一般時,媽媽勸我不如考警察,我卻不想放棄,這跟以前當運動員有關。當有了一個目標,就要堅持到底,哪怕是做動作替身或小角色,都想表現到最好。

 

工作價值是別人賦予,至少不要忘卻初心,不用忿忿不平,做好自己就可。

人成熟了,張晉在生活上也學懂更多平衡。

時代不同了,堅持固然重要,亦需要靈活,像我教女兒,每天的方式可能也有分別,跟着社會節奏而調整,不能一成不變。

他指未帶過孩子看自己的戲,因銀幕上的角色並非真實的他,電影和生活應該要分開。

為家人保護身體

當動作演員,難免有受傷風險,張晉坦言現在並非年紀大了而變得膽小,而是多了替家人設想的考慮。

以前做武師時,一個簡單滾地動作,我會覺得不用搞甚麼保護,快快手完成它就好;現在要指導動作戲,我堅持武師要穿好保護墊,這樣大家可以更放心,雖不代表沒有危險,但若出事,如因為未有做好安全措施,責任就屬於我。

 

早前拍戲弄傷手腕,抱起女兒會覺得痛,那時明白到我的身體亦是家人的一部分,女兒長大後就再難像現在般抱她,我不想錯過這段成長期,若因自己疏忽而影響跟她們的相處,將來就會後悔。

雖則如此,張晉暫未想過轉型,如像吳京般做導演。

之前有人找我做文藝片男主角,因覺得不適合而推辭,我不會刻意為跳出框框,而接演不喜歡的工作,這樣是適得其反。

 

在這行的經驗,令我學會隨遇而安,當適當機會出現時,甚麼也不能阻擋,反之如何強求也沒用。

代表家人的公仔

喜歡過節的張晉,最享受跟太太和女兒一起布置聖誕樹。

由前年開始,我們都會把 4 個毛公仔讓女兒掛在聖誕樹上,代表家庭成員聚在一起,感覺很溫馨,這對孩子也是好的教育,培養家庭觀念。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

影響張晉的 3 個人

1. 袁和平

我初入行就跟八爺袁和平,心目中視他如家人,在其作品中學習如何設計鏡頭及動作節奏。他脾氣溫和,但有很強的決策力,對電影敏感度很高,令自己在動作指導上獲益良多,現在我們仍常會見面飲茶。

2. 李安

我在《臥虎藏龍》雖是小武師,但大部分場面都在場,很能體會到導演的堅持。他非拍武術片出身,用另一角度去看武俠片,有時不明他的堅持原因,後來卻證實是對的,這讓人更加佩服。

3. 王家衛

他的堅持跟李安又不同,更加能夠否定自己,這非人人做得到,要有很大的勇氣。當你覺得做得好,他就會摧毀你的信心;當極度迷失時,他又會適時鼓勵,這是導演個人魅力,因此吸引到演員跟他合作。

全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