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心:「起跑綫」的反思
發布時間: 2016/05/19 17:1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7
贏在起跑綫上,輸在起跑綫上,是一個談到教育就繞不開的比喻。說多了,愈發現這個比喻先天不足,呈現出的永遠是一場擁擠的賽跑,人頭湧湧,如果不能「殺」出一條血路,不但落得沒有名次的下場,甚至連上跑道的資格都沒有。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洗腦式的比喻,輸贏概念先入為主地佔據了孩子的頭腦,競爭的緊張感成了僅存的情緒,最要命的,無限可能的人生變成了一條沉悶的跑道!
當令人心悸的學童自殺數字,引起新一輪的學生心理健康討論時,對「起跑綫」這個比喻背後恐怖的圖景,我們是否也可以反省一下?
香港的確是個賽跑的城市︰與人、與地鐵、與市場、與時間。城市已經是這樣的了,難道也要將孩子的心靈也改造為一條狹窄、緊張、焦慮的跑道嗎?
生活可以是跑步,但絕不應該是賽跑。跑步可以在任何地方,可以隨時開始,或許有人陪你一直跑到中途然後慢慢離開你,落在後面,也可能會遇上新的人陪你跑上一段,總之,跑步是一件很個人的事,節奏由自己掌握,高低起伏的風景是挑戰也是所得。如果真的要找一個對手,那只能是自己,在一步一步往前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不僅僅是學生心理,甚至是都市病,其癥結,不少都在於將自己的人生過成了別人的,盯着別人的腳步,擔憂着最終的成績,把跑步過成了賽跑。
總是拿兒子與他人比較的媽媽,為同學一句話的徹夜難眠的中學生,因為一場考試失敗而覺得世界末日來臨的小學生,莫不是從根本上搞錯了關於人生的比喻。換一個更「正常」的角度去看人生,家長和孩子都能看到更多的空間。
撰文 : 艾心
欄名 : 師心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