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罐子:防蚊攻略 「DEET」是甚麼?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6/06/02 11:0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7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雨水,為蚊子帶來溫床,所以,夏天是蚊子滋生、繁殖的旺季。

同時,相較狂蜂浪蝶而言,蚊子是一種不討讚的昆蟲,不但討厭,而且危險,除了叮咬人體,吸食血液,誘發痕癢,還會傳播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這些傳染病症,所以,蚊這東西,人人得而誅之。

本來,殺蟲劑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滅蚊方法,但是,面對這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蟲系,蚊子顯然擁有數量優勢,怎麼殺都殺不完,所以,滅蚊重要,驅蚊更加重要。

說到驅蚊,自然離不開驅蚊劑。

現在,藥罐子不妨跟各位看倌介紹一下其中一種較具爭議性的驅蚊劑成分,這個成分,主要是由四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的,稱為「DEET」。

DEET,在中文上,稱為「避蚊胺」,顧名思義,主要的功能,在驅蚊,不在滅蚊,所以,在性質上,是驅蟲劑,不是殺蟲劑。

DEET,作用原理,眾說紛紜,有人說DEET能夠癱瘓蚊子的嗅覺受體(Olfactory Receptors),干擾蚊子的嗅覺,讓蚊子探測不到人體在呼吸、排汗的時候所揮發的一種稱為「1-octen-3-ol」的化學物質,瞞騙蚊子,讓蚊子感覺不到人體的存在,從而成功躲過蚊子的叮咬,達到驅蚊的效果,簡單說,就是干擾蚊子的雷達,讓蚊子體內的生命探測器,不能偵測人類的生命跡象。

同時,有人說DEET能夠散發一種難聞的氣味,讓蚊子敬而遠之,不敢接近,直接達到驅蚊的效果。

唔……總之,不論是甚麼作用原理,驅蚊就是驅蚊,但是,這些作用原理,主要是透過嗅覺產生驅蚊的效果,不難想像,濃度愈大,氣味愈強,時效愈長,實際上,一些研究顯示,濃度並不會影響功效,只會影響時效,簡單說,不論是甚麼濃度,驅蚊的效果,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相較低濃度而言,高濃度的DEET,能夠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1]

當然,說到DEET,有人會避之若浼,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副作用。不然的話,市面上便不會標榜自己是「不含DEET」的防蚊產品吧?

的確,在副作用上,過量的DEET,可能會刺激眼睛、皮膚,在罕見的情況下,還可能會產生神經中毒症狀,例如頭痛、眩暈、噁心、嘔吐、昏睡、麻痹[1],所以,在使用上,一般而言,不建議2歲或以下的幼兒使用,減少出現誤服的風險;不建議2至12歲的小童使用超過10%DEET,一天不宜使用超過1次;不建議12歲或以上的成人使用超過30%DEET,一天不宜使用超過3次,避免出現過量的情況。[1]

還有,塗抹的時候,避免塗抹在面部,減少對眼睛構成刺激,同時避免塗抹在手掌,減少因為進食而帶來誤服的風險。使用後,建議使用肥皂、梘液,清洗乾淨雙手,清除殘留在手上的藥物,避免誤服。當然,避免接觸傷口,減少DEET透過傷口進入人體,從而增加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這就是說,只要正確使用的話,DEET仍然是一個合理的防蚊選項。實際上,就算是衛生防護中心,一樣建議市民「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2]

當然,夏天除了會帶來蚊子外,還會帶來陽光,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同時可能需要塗抹防曬乳、防蚊液,這時候,不難理解,正確的塗抹步驟,應該是首先塗抹防曬乳,然後,塗抹防蚊液,這樣便不會妨礙防蚊液的揮發,削弱功效,從而達到最理想的驅蚊效果。

Reference:

1.  Re-evaluation Decision Document: Personal insect repellents containing DEET (N,N-diethyl-m-toluamide and related compounds). Pest Management Regulatory Agency. 2002. 

2.  Department of Health,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Health Topics, Communicable diseases, Dengue F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updated 2 February 2016. Available at here(Accessed 28 May 2016).

原文刊於《小小藥罐子》網誌Facebook專頁,獲作者授權轉載。

撰文 : 麥志偉 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