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子宮有着數?玫瑰崗學校校長解說大細仔差異

親子 18:43 2016/06/28

分享:

分享:

「細 B 有細 B 可愛!如果嫌他們時常喊,覺得煩,那麼,為甚麼要做幼稚園教師呢?就是教師要花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幼兒。」黃慧貞校長覺得有「大中細仔」的課堂,是孩子彼此可互相影響,有共融效果。(湯炳強攝)

「贏在XX前」這種 soundbite 在網絡瘋傳,其實,在中產家長圈,這種「計劃生育」,生「大仔」有利入著名幼稚園從不是秘密——有幼稚園早表明不接受 8 月 30 日後出生的幼童,即所謂「細仔」報名;就算不明言,好些學校偏向取錄大仔已是歷年來家長圈的升學話題。

細仔便注定輸在起跑綫?轉做「超大仔」又是否代表他們學習能力更高?

1.做「細仔」還是「超大仔」?

所謂大仔,即年初(1 至 3 月)出生,而年底(10 至 12 月份)出生的則稱為細仔,均符合入讀 K1 年齡需是該年度於 12 月 31 日前滿 3 歲的要求。

若 1 月大仔和 12 月出生的細仔相比,前者入學時已是 3 歲 8 個月大,而細仔則只有兩歲 8 個月大,彼此學習進程已見到明顯分別,然而,就是學習步伐開始時不同,又是否代表不能同在一起學習?

玫瑰崗學校(小學及幼稚園)校長黃慧貞笑道,若一所幼稚園只偏向取錄年初出生的孩子……

哪年底有誰開生日會?其實,該是 1 至 12 月份也應該有,不過,普遍最多是 5 至 9 月份出生的孩子。現時該校每班平均有 4 至 5 名在 12 月份出生的學生。

2.究竟哪些細仔適合做超大仔?

黃慧貞認為每位幼童的性格均不同,若依附性較強,與家人分離焦慮強烈;專注力較弱,而智齡較一般小朋友低,可考慮做超大仔。

為甚麼有些孩子可以喊足一年?因為他們真的適應不了學校環境,對陌生人有莫名恐懼;而分離焦慮很強烈,像回校後很擔心父母不接自己走,不能享受學校生活,那便不適合過早入學。

3.哪類細仔適合重讀 K3 ?

據黃校長觀察,孩子若在K2、K3時,其語言、身體肌能等遜於同齡,仍然處於懵懂狀態,家長或需考慮孩子是否要重讀K3。

我們在 K2 開始,會開始請孩子説故事,如果細仔的語言發展落後於同齡,像仍未能用句子表達。而平常很小事便喊,不肯接受挑戰,對周遭事物不感好奇……或許在 K3重讀一年,有更多安全感和自信心會更好。

不過,黃校長強調,各月齡也有機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單是細仔特別多。

4.細仔開學後是否需要較長適應期?

黃慧貞覺得因人而異,視乎家庭教育。

她舉例説,有 3 月出生的 K1 孩子,也快 4 歲,卻仍未適應上學,原來媽媽至今仍「埋身」餵母乳,孩子尚未習慣與媽媽分離太久。

很視乎家長,究竟有無放手給孩子機會去做(自理),有不同解難機會。有些媽媽常常曖住小朋友,就算是大仔也一樣難適應。

採訪時見到的細 B 可愛到不得了,聽校長講故事,會努力跟着做動作;食到滿嘴食物,自己會慢慢抹乾淨——校長強調,不會因為他們慢,而全部由老師幫。(湯炳強攝)

4.K3 時差異會縮窄?

黃慧貞不諱言,年初出生的幼兒面試無疑佔優︰

普遍學校在 10 、11 月收生,1 月出生的,面試已是 1 歲 10、11 個月大,在語言發展、反應、肢體肌能各方面都較年底出生的優勝……不過,這種差異大概在兩歲班下學期會慢慢拉近;至 K1 3 歲幼兒班,就算年底出生的孩子也會追上前。

曾採訪過不取錄 8 月 30 日後出生幼童的學校,該校前校長坦言細仔的開學適應期較長是其中一項考慮因素。

黃慧貞指出,從教學角度該是任何月齡的孩子聚在一起學習,才可發揮互助精神。

我覺得幼兒教育是有教無類,不能只取錄易教易照顧的孩子……教育的包容性很重要,每個班房也要有不同月齡,無錯,細仔需要特別多關顧,要很多耐性;不過,在同儕教學中,老師會安排大仔坐在細仔旁,像食茶點幫忙,細仔喊,又會幫忙抹眼淚……對大仔這無疑關顧別人的好機會,對細仔則是少了孤單時候。

課堂內,有同年而不同月齡的孩子,才可達到教學相長。(湯炳強攝)

5. 幼稚園課程若追求高學術程度,大仔更佔優?

她坦言,學校於 4 歲才開始寫字,一般細仔的小肌肉發展也可應付。她引述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tsky)的鷹架作用(Scaffolding)理論(幼兒有旁人協助有鷹架作用,比沒有人協助時,在認知能力上有明顯差距),於是,細仔學童能否達到「可能發展區」,關鍵是有沒有旁人協助,這也是他們要上學的原因,有助身心發展。

而學校面試採取的方式亦各不同︰

面試時只有 10 個月大?便叫他們爬行,識聽聲音轉移視綫;1 月出生的,考語言、應對、跑。我們考這些,符合其月齡懂得做的事。

撰文 : 羅惠儀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