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授出書增強幼兒數學思維:答案沒有對與錯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7/21 18:4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5

分享:

分享:

梁教授指出,套書內每一項基礎能力,日後都會延伸至其他高深的數學學問,有助發展邏輯思維。

當香港家長大聲疾呼要求小班教學,減少操練,英國教育部早前卻公布會在當地逾8,000所小學的數學科,採用源自上海、香港、新加坡的中式教學法,把原本小班教學、小組活動的教學模式,改為整班教學,內容亦聚焦純數多於應用數學,並要孩子透過重複練習來熟習運算,做大量操練。

從事有關文化如何影響數學的學與教研究工作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健泰基金 (數學教育) 梁貫成教授,早於3年前已與新加坡學者獲英國教育部邀請提供相關意見,他認為,英國教育部的做法忽略了典型文化、背景的差異,是完全錯誤。

一個教學方案在某個地方行之有效,卻未必能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正如美國也曾進口新加坡學校的課程教材,但成效不彰,因即使可進口教科書、卻不能進口當地文化。

6種數學基礎能力

梁貫成教授是首位獲得數學教育「費萊登特爾獎」的亞洲學者,剛於上周前赴德國領獎。他稱,學者Alan Bishop提出,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領域中,有6個數學基礎能力是跨文化的,當中包括數數(Counting)、方位(Locating)、量度(Measuring)、設計(Designing)、遊戲(Playing)及解釋(Explaining);看似並非全與數學有關,但均與人類實際生活需要息息相關。

由梁貫成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數學及資訊科技學系課程顧問岑詩韻及韓國兒童文學作家徐志源一同編寫、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Oxford Path Maths Adventure早期數學學習系統(OPMA)於今屆書展推出,系列圖書正是以上述6個基礎能力支撑,並以故事形式把理論延伸。

梁教授指,近年社會上普遍有贏在起跑綫的說法,小朋友的學習多以技術為本,感覺很功利。

坊間一些數學課程會把題型詳細分析,再一步步讓學生跟着做,是有一定效果,但數學並不單止看重成績及技術,最重要是讓孩子具備文化、數學素養,成為一個能以數學化思考、欣賞數學的人。

小朋友玩操作玩具的過程,可訓練數學化去思考及批判。

從生活難題學數學邏輯思維

OPMA共有20冊故事圖書及活動冊,當中並非以一本圖書解構一種理論,而是互有關聯,把數學概念融入故事情節,其中《A Day With the Mermaid》描述美人魚邀請小動物到家中作客,但她的家卻非常凌亂,大家便一起合作助她整理家居,有系統地分類。家長可先說故事,再利用配套的教學玩具,與孩子動手玩分類,甚至學習排列規律……

梁教授強調,生活中處處可分類,玩具、食物、衣服,家長給小朋友一堆物件,如何分類、組合,背後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如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當分類完成後,小朋友如何解釋、評定為甚麼要這樣組合?

能夠訂定分類的準則才最重要,因答案沒有對與錯。使用這套圖書的獨特之處,是鼓勵孩子給予到一個數學化思維的答案,家長先不要說小朋友答錯,因為沒有錯的答案,錯的是孩子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這是思維推理的訓練。

小朋友能藉此培養到對數學的興趣、好奇心、觀察力,遇到周遭事物會多問問題,已是很好的效果。

Oxford Path Maths Adventure

為1至6歲孩子而設的基礎數學教材,共20冊互動故事書、活動冊、6套教學玩具,每冊故事書和活動冊也會為家長提供閱讀小點子和活動建議。

書展攤位:兒童天地3D-A18及3D-B18

撰文 : 李越樺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