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貶無助食品減價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1/05 08:02

分享:

分享:

即使人民幣持續貶值,食品入口價跌,卻無助降低食品通脹,罐頭及豬肉商皆表明無意減價。(資料圖片)

美元強勢,有錢人可受惠滙率帶來的平價旅行與網購之利,基層市民卻叫苦,即使人民幣持續貶值,食品入口價跌,卻無助降低食品通脹,罐頭及豬肉商皆表明無意減價。

【延伸閱讀】歐元14年低 新春歐遊團飈8成

本港的食物,大部分靠內地進口。人民幣持續貶值,令食品來貨價下跌。根據食環署數字,活豬平均價自去年9月起下降,由每擔1,589元跌至12月的1,369元,貼近11月時最低位1,350元。

不過,罐頭及豬肉商皆表明無意減價。港九罐頭酒伙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指,經營成本上升,抵銷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正面影響,又指零售業界仍有存貨,如降低批發價,零售業界會觀望未來再有減價空間,因此不敢入貨,帶來惡性競爭,故批發業界傾向維持價格。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則表示,經營成本上漲,豬肉不加價已算較便宜。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美元持續強勢,食品來貨價只會愈來愈低,商戶絕對有減價空間,尤其是蔬菜及肉類食品。惟他指商戶考慮減價時,要視乎來貨價下降,是否足以抵銷租金及人工等支出上升。
關表示,人民幣在過去一年貶值約6%,但部分商戶或認為降幅不足以帶動零售價格下跌,即使願意減價,料也只有1%空間,消費者難以察覺。

【延伸閱讀】港元強勢 網購名牌變相7折

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則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場後,變數很多,經濟政策或會大改,商戶或處於觀望態度,不敢貿然減價。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指,糧油、肉食等生活必需品售價一直只加不減,批評來貨價下降竟無助放緩食品通脹。他認為來貨價下降,零售價理應有減價空間,但商戶仍拒絕調低食品價格,加上交通及住屋等成本上漲,基層生活更見艱難。

【其他熱話】海關逾3.6萬元請90督察 800米跑合格率低

【其他熱話】50磅狗女兒行不得 爸爸揹上山看世界【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