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落街睇症」 助露宿者重拾人生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7/02/17 19:09

最後更新: 2017/02/20 13:38

分享:

分享:

精神科醫生嚴始立走到街頭為精神問題露宿者「睇症」,開創性地結合醫療與社區力量,把流浪街頭多年的精神問題露宿者,重新挽回到醫療制度之中,讓認知能力、自理能力低的無家者,不用再自生自滅,得到應有的治療機會。

走上街「睇症」的原因

嚴醫生最初與精神問題露宿者相遇,都只是在醫院中。

2010 年,在醫院遇到兩位有精神問題的無家者被送院。一位後生仔,他有被害妄想症狀,覺得家人迫害他,便離家出走,他睡在城門河,肚餓時便偷壽司吃,最後被警察發現並送往急症室。另一位男露宿者,則因感情困擾要跳河,後來也是由警方送院。

巧被遇上兩位被強制送院的露宿者,令嚴醫生思考:

終日在街頭流連的無家者,精神狀況究竟如何?

心中這一問,令她毅然展開本港醫學界罕見、以露宿者為對象的研究。

露宿者無親無故,獨來獨往,病了、精神有異樣一定不會主動求診,又沒有親友督促進醫院,即使有社工試過報警 call 車,他們拒被送院。他們只能在街頭自生自滅,現存醫療制度幫不了這群人。

面對這樣大的漏洞,嚴醫生毅然要把它修補。

精神科醫生嚴始立結合醫療及社區的力量,把有精神問題的無家者挽回到現行醫療制度之中。(湯炳強攝)

制定研究報告

嚴醫生聯絡了救世軍、聖雅各福群會及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進行一次醫學界前所未有的行動——結合社褔機構的力量,把精神治療與社區融合。

跟三間機構合作,做出研究計劃,同時也問了精神科學系顧問醫生梁志明意見,一起制定研究報告框架,每晚「落街」找露宿者了解。每次外出,都有社工陪伴,每次進行約兩小時的觀察與傾談。

醫療團牧潘仕弘(右)與社土一同落區,慰問街友的腰痛問題。(湯炳強攝)

研究進行了 1 年,寫成「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among Homeless People in Hong Kong」研究報告。報告訪問了 97 位露宿者,當中有 18% 沒有能力表達同意/不同意,不能做訪問,其餘的人,有高達 7 成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而一直也得不到治療。

嚴醫生以這份報告作基礎,認為效法外國一種「流動醫療車」能有效幫助;同時,她發現原來當時救世軍正將開展「無『窮』健康列車——露宿者流動服務站」,嚴醫生便主動參與這個計劃。計劃於 2014 年 8 月展開,陸續有其他醫生、護士、醫科生、專科醫生、警察、記者加入團隊當義工。

無家的精神狀態

從醫院走到街頭,發現街道上精神問題露宿者的境況如何?

略作概略的分類:受訪露宿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是無病無痛的;他們露宿,純粹是因經濟、家庭、住屋的問題。另外三分一則有酗酒、濫藥情況;其他有一部分則有不同程度甚至嚴重的精神問題,當中包括有情緒病的,還有一些有妄想症、精神分裂病徵,也有腦退化病者;不過,並非全部也到了必須立即送入院的地步。

訪問期間,發現一位無家者獨自躺在街上,嚴醫生(左)與社工及義工一同上前了解。(湯炳強攝)

她們接觸的露宿者,不論身體或精神有不妥,多不願意到公立醫院求診,因他們主觀認為,入到醫院都會被醫生趕走。報告中提及,大部分受訪露宿者不承認患上精神病或認為不需要求醫,有 3 成則寧願自己應付病情;而有一些情況嚴重的,更不知道其實自己有求診的必要。嚴醫生負責評估無家者的精神狀況,再決定之後的協助方向,至於翻查露宿者身世、聯絡這些大量而繁瑣的工作,則是社工們的努力,不容忽視。

精神困擾的真正需要

能結合醫療及社區力量協助精神問題露宿者的嶄新方法,到現階段有何感受?她坦言,在醫院接觸病人也屬前綫工作,但走上街,那是真正的「最前綫」。

因為,情況最差、最需要照顧的一群,原來一直也沒有得到醫療幫助,甚至死在街頭。我們現在主動上街,能接觸一些精神狀態嚴峻的患者,是一種好的嘗試。

註冊社工Billy (左) 與義工碩士生余錦榮一同走上街頭,還帶備了救傷物品探訪無家者,以作不時之需。(湯炳強攝)

有些無家者是「群居」的,猶如一個小社區。(湯炳強攝)

社會上有人重提「社區治療令」,嚴醫生認為:

多一種規範保護需要接受治療的病人,聽下去是好事,但當中的細節,反而會令某些病人害怕了求診,因為這道治療令,一旦把他們標籤為精神科病人,便可以強制他們於門診接受治療,還會迫他入院?迫他食藥?這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人,不是一個病,讓病人自願去求診,是需要花時間、資源去了解他的背景。

【其他熱話】前救護員憶靈異奇情 勿對死者照片說:後生時幾靚【有片】

【其他熱話】潤膚乳愈搽愈痕 認住4款不含致敏成分潤膚乳

【其他熱話】26歲小風:我愛上的人不分性別【有片】

撰文 : Mui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