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問10答 了解資優兒童不一樣的世界
發布時間: 2017/03/31 18:3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6
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叻叻」,但智商高的資優兒童,未必如一般人心中所想,甚麼都叻過人,尤其是人際關係容易處處碰壁。資優是社會上的少數,一般人對他們的了解並不深入。TOPick邀請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商師暨幼稚園校監程衛強,替大家解答疑問,正確認識「資優」。
1. 資優兒童一定讀書叻或成績好?
資優小朋友在讀書或成績方面不一定比較優秀,甚至乎可能會較差。
2. 資優兒童需要跳級?
不一定,縱使小朋友的學業成績優異,但小朋友的全人發展應該包括其他方面,例如社交及人際。若然人際技巧未能與跳級後的同學互動,這樣會有一點點的影響。
3. 資優兒童的潛能會被隱藏?
有機會。資優小朋友有可能覺得傳統教育方法沉悶,上堂時會出現不專心等等的問題,如老師或家長只認為小朋友不專心,可會忽略他們的真正需要。
4. 資優兒童容易有情緒和行為問題?
很難一概而論,但有可能,原因:
- 資優兒童某方便的成長發展比較快,對傳統課堂可能感到沉悶,會引起行為問題,甚至因此與同輩相處出現問題,如覺得別的小孩思想幼稚。
- 正由於出現行為問題,他們與老師或父母容易發生衝突,帶來社交困擾,影響情緒。
- 可能資優兒童對身邊的人和事比較敏感,一些好細微反應都會刺激到他們的情緒,在別人眼中有點像「諗多咗」 。
- 資優兒童也會對自己有一定期望,當成績未如理想,可能會有更大的挫折感,自我形象低落,有情緒問題。
【延伸閱讀】 IQ高EQ低人際關係差 資優兒童非常特徵【有片】
5. 經常獨處的資優兒有問題?
比較難答,我們不能夠因為別人喜歡孤獨自處,就認定有問題, 反而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因為情緒問題而變得喜歡獨處等等 。
6. 資優兒如得到特別的照顧,會形成社會上的精英主義?
無論是否資優,所有兒童都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或模式,家長及老師應該按照個別差異而進行教育,調整方法,這不等同精英主義。
7. 香港田徑殘疾運動員蘇樺偉也是資優?
不確定,資優需要經過評估,但可以肯定蘇樺偉的運動成績卓越,至於是基於他的努力還是資優造成卻不肯定。不過根據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的第四號報告書,符合在「體育或體能的協調有突出天份」這定義,一樣屬資優。
8. 資優可以培養出來?
資優應該是先天的,我們可以培養小朋友成為卓越的人,但不能夠把他們變成資優。
9. 家長應否帶小朋友做智力評估?這樣做有何後果?
要按實際需要而決定,視乎老師、社工、心理學家有否建議或認為小朋友有需要進行智力測試。雖然測試可以讓家長、老師知道教育方法、小朋友的強項,但測試之後亦會有一個標籤,家長必須衡量。如老師、家人、朋友等知道孩子是資優兒童,可能對其有更高的要求,無形中為孩子帶來壓力,因此成人必須有正確的態度去看待資優兒童 。
10. 家長如何幫助資優兒童?
資優兒童能否健康地成長,很視乎家長及老師的態度。家長認為小朋友是資優兒童,就定下不切實際的期望及目標,這就是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都需要接受教育,正面理解資優兒童的特性及定義,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他們。
【其他熱話】瞓得愈多愈聰明?一幅圖睇晒每日睡眠黃金時間
【其他熱話】便當媽媽飯盒外交 為女兒製造「回憶的味道」
【其他熱話】3歲以下小童搭小巴要收費? 運輸署:可自行收費
撰文 : 何寶華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