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難入大學 倡另設標準取錄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4/03 08:01

最後更新: 2017/04/03 20:53

分享:

分享:

隨着適齡學童人口下降,文憑試考生人數逐年減少,特殊需要考生則在過去6年增近2倍;然而,能成功入讀學士學位的特殊學生比例卻逐年減少。

學者指出,特殊考生增與評估機會增加及家長心態開放有關,但有特殊學生家長批評,大學以同樣標準錄取普通與特殊考生,儼如在不給輪椅情況下要求跛子與普通人賽跑,對特殊學生不公。

【延伸閱讀】18%文憑試生 壓力爆燈不能承受

【延伸閱讀】「溫書啦」 文憑試家長宜注意語氣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主席李葉亮青的一對子女,均有讀寫障礙,已屆20歲的幼女中四時才發現有讀障、2015年應考文憑試,之後考入浸大中藥學系。李指出,隨着家長關注度增加,部分學校早於小一時便進行評估。

文憑試特殊考生中,以特殊學習障礙考生最多,李指出,一般有讀障的學生於即時理解口語對話內容、或將聽到的內容即時轉為文字有困難等。語文科是很大挑戰,但語文科是核心科,若未能取得最少第3級的成績,便無緣入大學。而過往讀障文憑試考生一般只獲加時,考評局今屆推出全新語音轉化為文字軟件,但只應用於通識科,李太希望長遠可應用於全部科目,否則考生因讀障而影響表現,在文憑試未能考核到特殊考生的真正實力,對他們造成不公。

根據大學聯招辦法,文憑試考生須於中、英、數及通識4科核心科目中考獲最低「3322」的成績,才符合入讀8大資助院校資格。考評局數字顯示,2012年有914名特殊考生、而今年截至1月有2,543名考生,反映過去6年特殊考生數目大增近2倍,但過去5屆平均每年只有16至18%特殊考生考獲「3322」的成績;教育局數字顯示,12/13學年有334名特殊考生考入大學資助或自資學位課程,及至15/16學年有499人考入,成功入讀大學的比率有減少趨勢。

【延伸閱讀】中學疑錯報考 視藝卷二變卷一

教育局發言人指,為確保特殊學生獲平等教育機會,除在公開試設有不同特別考試安排外,大學聯招辦法也設輔助計劃,專門錄取特殊學生,但他們仍須符合基本入學要求。李葉亮青認為,不應劃一要求考生於語文科考獲第3級的成績,建議若選修設計等與語文沒直接關係學科時,大學應考慮彈性處理對特殊考生語文成績的要求。

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指,在現行制度下,大學錄取學生的原則是能者居之,導致只有極少數特殊學生能入讀大學,他建議本港大學應參考外國,另設隊伍破格取錄的學生對象,由尖子延伸至特殊學生。

【其他熱話】曾俊華老友羅永聰:希望做最成功輸家

【其他熱話】90後港姐買1億豪宅 郭嘉文的上車方程式

撰文 : 章淑廉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