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BCA系列二:堅拒參與轉讀國際學校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5/04 08:00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小三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BCA、即改良版小三TSA)今日起在一片爭議聲中展開,首先是抽考中文科說話及視聽資訊評估,閱讀理解則將在六月中進行。

小三TSA由去年的試行計劃到今年全港推行,一個決定,令教育局與部分反對派家長處於僵持不下的狀態。不同家長有不同取態,TOPICK找來3個家長訴說各自的做法。

【延伸閱讀】小三BCA系列一:家長拒考但未絕望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去年底與家長團體會面時,被指曾說:「今時今日,家長唔滿意學校操練TSA,大可以唔去讀同轉校。」一直反對小三TSA的家長聯盟代表湯頌儀,走上前線抗爭2年多,但仍無阻TSA捲土重來。在小三BCA開考前夕,她於三月底為原本就讀津校小三的兒子轉至國際學校,以具體行動表達對本港主流教育的不滿。

湯頌儀(右)(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湯頌儀的兒子黃塱寬今年初曾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有關防止學童自殺的公聽會上發言。黃當時指,每天都感到很疲倦,有很多功課、默書和測驗等,形容「返學校好似畀石頭砸住咁樣,係咁砸砸砸砸砸,點解要咁對我地呢?」。他更反問局方:「你們知不知道我們很辛苦?你們知不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可不可以改變教育制度?」

【其他熱話】公開試用計數機一定要有標籤 幕後「黑手」原來是他

但原來當時湯已決定為兒子安排轉校,最終兒子於3月底成功轉讀採取英制、不參加小三TSA的國際學校。湯指,兒子過往一直對學習電子琴沒大興趣,但在新校上了兩堂音樂科後,突然主動向她要求學電子琴,更稱「呢到(新校)學音樂真係學音樂!」兒子的一句話,令湯反思到底兒子從前在津校是如何學習,更令她覺得轉讀國際學校是值得的。

黃塱寬(右)。(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她認為,本港現時的教育制度不適合大部分的小朋友,課程欠缺彈性,教學方式沉悶。她擔心,現時兒子就讀小三已感到功課過多等,若繼續在主流教育制度下升讀小五或小六,問題將會變得更惡化,故決定以轉校反抗本港主流教育。

【延伸閱讀】小三BCA系列三:輕鬆面對「考完都唔知」

她指,只要學校及老師緊張考試,自然會有不同程度的操練,教育局根本未能做到應該做的事。她又認為,既然小三BCA已知不會獲得全港小三學生參加,則未開考已預視局方不會達到其推行BCA的目的,反問到底「教育局咁堅持為咩?為鬥氣?」

她對林鄭月娥上台後會履行檢討小三TSA的競選承諾感到有信心,希望對方能夠找到有能力之士擔任局長,認真處理問題。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QA

家長疑問:在學校允許學生自行選擇應考小三BCA及多名家長表明會罷考下,教育局當初將BCA推展至全港的目的是否仍能達到?

教育局:局方推行小三BCA,最主要是為了讓更多學校嘗試在2016小三TSA試行研究計劃下引入的優化新元素,以收集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及家長不同持份者更全面的意見及建議,作為繼續檢視有關安排的參考。局方深信學校及家長均以學生學習利益為依歸,學校亦了解整體學生參與BCA能令學校報告的數據有足夠代表性,以反映整體學生表現,有效達致學校提出一直善用BCA數據回饋學與教的目標。

發言人沒回應已上報允許學生自行選擇應考與否小三BCA的學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