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博物館7月清宮展 乾隆《萬壽圖》打破最長紀錄【有片】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6/20 18:48

最後更新: 2017/06/21 18:37

分享:

分享:

為慶祝回歸20周年,歷史博物館將於7月2日至10月9日展出一系列以清宮帝后誕辰為主題的展品,涉及210組共425件展品,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來港展出,包括乾隆送給父母的壽禮,當中紀錄乾隆為母慶壽活動的《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將展出其中12米,打破2007年展出《清明上河圖》的6米紀錄。

《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覽其中3件重量級展品已運抵本港,歷史博物館今日(20日)舉行開箱儀式。

1. 《崇慶皇太后萬壽圖》

乾隆為慶祝母親60歲大壽,曾舉行盛大的慶壽活動。宮廷畫師花10年時間,將當時熱鬧場面繪製成《崇慶皇太后萬壽圖》,並成為皇太后70歲壽辰時,乾隆送給她的賀禮。

《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共4卷,這次運來港的是全長近28米的第4卷,展覽將展出其中12米,為歷史博物館名畫展出長度最長的一次,比2007年《清明上河圖》展出時的6米更長,當年有多達10萬人次入場。

市民可從展出部分看到皇太后的儀仗、在壽安宮搭建的3層大戲台等等,感受當時皇宮賀壽的氣氛。

而畫作的其餘部分,包括沿路張燈結綵的場面,京城商店界的熱鬧情況,亦會經電子屏幕向公眾展出。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趙炳文指,此畫相機般紀錄史實,且過去200多年亦很少開卷,故顏色仍然鮮艷。

2. 「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

編鐘為文武百官向皇帝賀壽時會用到的樂器,現時僅有兩套康熙年間的編鐘被完整保存。值得留意的是,公眾除了可以在歷史博物館現場看到實物,亦能在這次展出的萬壽圖中,找到編鐘的身影。

3. 《如來陀羅尼經》

展覽還將展出乾隆為父親,即雍正皇帝準備的壽禮。乾隆在雍正十三年開始為其父抄寫,被指可祈福延壽的《如來陀羅尼經》,預備在兩年後,雍正60歲萬壽時送出。怎料佛經未及送出,雍正已在同年,即58歲時猝逝,經書最終變為祭奠之物。

【延伸閱讀】科學館6月展出大英博物館珍品 木乃伊空降香港

歷史博物館館長(藏品及孫中山紀念館)館長許小梅笑指,展品包括多件DIY禮物,除了乾隆手抄的經書,亦有和珅DIY送給乾隆的賀禮等,參觀的公眾可從中取取經,下次送禮物給親友時可作參考。

文物修復辦事處助理館長(文物修復)謝志遠表示,北京和香港氣候差異大,要保存文物原貌並不容易,歷史博物館這次將用到的吸濕物料ART-SORB,效能比普通吸濕珠高9倍,會按環境自動調節吸濕或放濕。而單單展示銅鍍金編鐘的玻璃櫃,已需要用70至80公斤ART-SORB,將濕度保持在50%至55%。

許小梅指,有關展覽屬收費項目,但收費水平要待稍後公布。

【其他熱話】廉署心理戰術大解構 三角枱設計令人更易說出真相

【其他熱話】午餐肉食到面腫 火腿比午餐肉更邪惡

【其他熱話】殺不死的曱甴卵 小心淘寶紙箱送來曱甴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