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蛋有學問 怎樣吃蛋最有營養?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6/27 11:07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3

分享:

分享:

我喜歡吃雞蛋,所以一切與雞蛋烹調或品質有關的,我都有興趣。我並非天天吃雞蛋的人,但就知道每天最好不要進食超過一隻以上的雞蛋。如何烹調呢?

我會選擇清水烚蛋,煮烚前,先把雞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目的是降低蛋內氣壓,接着是涼水下鍋,水量必須浸過蛋,然後用中火煮,水開後再煮五分鐘即可。煮蛋,不能過熟也不能過生。

有研究發現,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十分鐘,蛋白質結構會變得更為緊密,吃進胃裏不容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是以較難消化。同時蛋的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會分解出硫化物,並與蛋黃中的鐵產生反應,成了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導致營養損失。

另一方面,未煮熟的雞蛋不僅含有沙門氏菌會引致食物中毒,還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質,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會跟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使人體生物素缺乏,因而出現倦怠、肌肉痠痛等徵狀。

雞蛋的好處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維他命A、B2、B12、D、E、H,以及酸、鈣、鐵等。

【延伸閱讀】「糖心蛋」是怎樣煉成的?

撰文 : 李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