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螢火蟲團醞釀生態災難 夜行生物被踩死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7/31 18:12

最後更新: 2017/07/31 20:21

分享:

分享:

炎炎夏季,是本港螢火蟲繁殖的季節,本港有多處郊野均可觀察到螢火蟲蹤影,當中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因交通便利,成為了「螢火蟲觀賞團」的熱門地點,多間旅行社在暑假期間,以家庭親子「夜探螢火蟲」、「生態遊」等作招徠組團,有旅行社更以55元團購價組團夜訪,周末期間有數百人上山看螢火蟲,一個多小時的匆匆行程,觀賞螢火蟲變成醞釀生態災難團,青蛙、蜈蚣被踩死,沿途山路變垃圾路,紙巾、玻璃紙、團章滿地皆是;戶外生態教育者批評,此類旅行社辦的生態遊人數量多、導師比例不足,衍生了不少生態及安全問題。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陳濤則建議,此類團人數應制在10人左右,領隊亦要控制參加者的行為。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因交通便利、可找到多種品種的螢火蟲,由停車場往上行,最快20分鐘即可到看螢火蟲的地方,成為不少旅行社組團的首選,坊間有至少3間旅行社,以「探索螢火蟲」、「尋找飛舞中的螢火蟲」等為名,舉辦本地1日團,由於正值暑假,吸引不少家長報團與子女一起參與,有旅行社表明「每團須48人或以上成團」,最平每位收費55元,包空調旅遊巴接送。

穹宇螢為香港較常見的螢火蟲。(讀者提供相片)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教育總監馬昀祺與大學合作,於兩星期前的星期六、日帶學生到大埔滘夜行,但發現遍地垃圾,人數極多,旅行團在導遊帶領下,行色匆匆,只1個多小時便急急下山,他形容當地已經淪陷:

我不知道這些旅遊團的參加者有甚麼得著,只知道山上他們去的位置,只有寥寥數隻螢火蟲;他們只來一小時,卻留下大量垃圾,包括 Label及玻璃紙。

他指出,團購網上的產品介紹,指團是「由專業生態導遊帶領尋找飛舞中的螢火蟲夜探之旅」,但他們聽到那些「專業生態導遊」傳遞錯誤生態知識,「大聲夾無準」,他們用的紅燈根本不足夠照明,又因人數眾多,很容易不小心就踩到在路上的生物,如小蛙、甚至蛇等。

上周六晚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入口,擠滿了螢火蟲團的團友。

TOPick記者上周六(7月29日)實地視察,於晚上6時45分到達大埔滘停車場,發現7架大型旅遊陸續到達,當中包括至少3間旅行社的螢火蟲團,其中4輛載滿團友的大旅遊巴、是屬於本港一間大型旅行社;粗略估計,旅遊巴每車60人、7架旅遊巴最少有400人前來觀螢火蟲。記者所見,大部份團友是携老扶幼的本地家庭,導遊於入口附近向參加者派發紅色玻璃紙包住電筒、稍簡介後便出發跟導遊魚貫上山。

記者於約晚上10時許沿路離開時,發現一隻黑眶蟾蜍在路中心奄奄一息,細看下其內臟溢出,相信是被人踩死不久;之後又發現至少有兩條蜈蜙在路上被踩或被輾過。

【延伸閱讀】:大埔滘夜行生物課 細賞竹節蟲交配、螢火蟲發光

有逾10年經驗的「生態綠行」導師Erik坦言,目睹行業變質,綜合他及馬昀祺兩人意見,此類密集的1日「螢火蟲觀賞團」存在4大問題:

問題1:導師少團友多、晚上行山安全成疑

馬昀祺指出,此類1日團,通常由1個導遊帶40-50人,1名導遊跟本不能照顧所有參加者,尤其是小朋友、又或要揹著BB的爸爸等,因人數太多,很多時團友「行到散哂」:

現在不是日光日白行山,而是夜晚、沒有路燈情況下行郊野地方,人數比例會引致不同安全問題,大埔滘該處不時有人跘倒或跌落溪流。

問題2:錯用電筒、踩死生物破壞生態

馬昀祺指出,那些團的導遊,出發前向團友派發紅色玻璃紙,包著電筒以紅燈光觀察生物,但因紅燈光線極弱,入黑後難以讓人看清楚道路及生物,遊人很大機會踩到在路上的青蛙或蛇等物種:

「睇螢火蟲用紅燈」沒有錯,問題是你不是全程均在看,要行一大段路,才在某些位置看螢火蟲;而行路時應用回電筒白燈,人身安全為先,也不會傷害到其他生物,之後再轉紅燈。

導遊向團友派發玻璃紙。

TOPick記者於上周六晚在現場所見,亦發現不少生物慘被活活踩死。

問題3:郊野路變垃圾路

TOPick記者周六在現場觀察,發現晚上約10時人群散去後,地上出現了一條「垃圾路」,抹過汗的紙巾、團章、紅色玻璃紙、更多的是蚊貼,散落一地,像童話故事中引領回家的路。

馬昀祺指出,只在現場逗留短短1小時的團友們,卻遺留下大量垃圾,包括旅行團的Label以及紅色玻璃紙。Erik認為,團友亂丟垃圾責任必定在領隊身上:

團友參加你的團,你就要當他是『零』,需向他們灌輸保護環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概念。

問題4:不尊重其他遊人

郊野公園守則列明「尊重其他遊人,儘量降低聲量」,然而,Erik指出,大埔滘不只有螢火蟲,也有不少夜行生物,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因賞螢火蟲團的目標明確:只是螢火蟲,因而影響觀察其他物種的人士:

曾有旅行社導遊及團友要求我們「熄燈」,有導遊更會講「太多人開燈我哋睇唔到螢火蟲」!此外,導遊有時會用大聲公,對其他遊人有一定影響。

馬昀祺也認為,郊野公園有其他使用者,你有你看螢火蟲、我有我看夜行生物,大家應該互相尊重。

入口派發的玻璃紙,不消數小時便變成垃圾。

馬昀祺批評,這類觀螢火蟲團的導遊,帶團友行1至2小時,只看一看螢火蟲便離開:

如果我是參加者,我也不知自己去做過什麼,螢光蟲見到幾粒,沿路得個行字,40至50人跟本聽不到導遊講甚麼,更遑論教人愛護大自然。

這類團會造成反效果,參加者獲得如此差的一次經驗後,很可能會令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減退。

事實上,根據法例,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進行商業活動,受《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第208A章)《規例》管制。任何人士如違反《規例》,最高可被罰款2,000元及監禁3個月。

漁農自然護理署回覆指出,過去3年,署方共發出1,200張與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進行商業活動有關的許可證,包括商業拍攝及售賣物品;但同期只有兩名人士因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進行商業活動而被檢控。

署方表示,在觀賞螢火蟲旺季前,會聯絡舉辦螢火蟲團的團體,提醒他們在觀賞螢火蟲團出發前及在活動中應提示參加者注意及遵守相關守則。

馬昀祺建議當局,以大埔滘為試點,試行方法改善,切實執行現時條例賦予漁護署限制在郊野公園進行商業活動的權力。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陳濤指,過多的遊人會對該地做成一定影響,旅行社對控制人數、控制參加者行為較難做得好,例如垃圾、聲浪等,建議一團人數控制在約10人,更重要是要控制參加者的行為,「控制不了就更加應該要減少人數」。

至於電筒的用法,如全程也用較暗的燈,參加者的人身安全,尤其人多時未必能照顧到;很多方法可以看螢火蟲,例如用電筒前進,但到了看螢火蟲的地點關燈,等待螢火蟲出來也可以。

記者向其中兩間有提供大埔滘螢火蟲團的旅行社查詢,其一間旅行社指,帶領導遊均讀過生態課程,又指旅行團的人數視乎季節,「即使限制自己團的團友人數,也無法控制其他旅行社的人數」。

另一間旅行社則指,網絡流傳的相片沒有見證人見到事情之全部過程,認為相片蓄意製造,並非事實;其後拒絕作任何回應。

【延伸閱讀】行山友創App  揭生態黑點

【延伸閱讀】$30一條人工混種沙巴龍躉 大食極速生長恐釀生態災難

【延伸閱讀】跟住地圖去台北賞螢火蟲 最光的時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