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費每月5萬 莫樹錦:病人積蓄一鋪清袋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8/11 17:2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1

分享:

分享:

「那便兩個月後再見吧!」這是好消息,惟有在病情穩定、藥物有效的情況下,醫生才會把每月覆診改為每兩月覆診。

一心以為病人會欣然接受時,卻見他一臉無奈,醫生便加以解釋並說笑道:「你不用掛念我,只因病情良好才改兩個月覆診,可以減少你的麻煩,又可以節省診金,是好事!」

這時,病人才尷尬地說:「唔好意思,你說的也明白,只是我不夠錢付兩個月藥費。」病人苦衷,醫生明白不過,只是從未聽他提及經濟問題,單憑他外表衣冠而假設經濟穩健確是醫生的錯,便急忙道歉:「不好意思,一個月覆診無問題,你決定吧!」

針對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藥費,大約每月五萬元。香港平均個人收入約每月一萬五千元,而家庭整體收入近三萬元,即是說普通家庭就算不吃不住,也未能應付高昂藥費。不少病人靠積蓄,甚至借貸,才能應付。

現時,政府只把資助供應給安全網下的病人,可惜這標準上限極低,大部分中產階級擁有小房子的,便不合資格,他們唯一出路是用上十個月藥物後,可以申請藥廠所支持的免費用藥方案,換句說話,病人要花上五十萬元,才得到免費藥物,積蓄也可能因此一鋪清袋。

明白政府小心理財,但守護市民健康也是政府責任,不應因為藥物昂貴而逃避面對,很容易便把責任放在幾位醫療行政人員手裏,讓他們千方百計說藥物未夠完美,故不用資助,多花幾億元把資助條件放鬆,便已有千百位癌症病人受惠。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

【延伸閱讀】莫樹錦:原位癌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延伸閱讀】9歲患癌不能承受的痛 口腔潰爛如生100粒痱滋

【延伸閱讀】把握治療黃金期 腫瘤科醫生拆解癌症謬誤

撰文 : 莫樹錦 香港中文大學腫瘤學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