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手法層出不窮 心理學家拆解防騙5招【有片】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8/20 16:50

最後更新: 2017/08/20 17:01

分享:

分享:

警方製作影片教市民拆解防騙招數。(「香港警察」fb專頁截圖)

電話騙案停不了!本港上半年共有443宗電話騙案,損失1.4億多元。雖然電話騙案手法層出不窮,當中看似千變萬化,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警方昨日(19日)在「香港警察」Facebook專頁上載【電騙心理「伏」位大破解Part 3】短片,並由警察臨床心理學家何穎思拆解「伏」位,教市民破解電騙的5大招數:

  • 破解1:遇可疑來電即報警

市民如收到一些可疑來電,應該立刻跟其他人傾談,甚至報警。

  • 破解2:認清「官員身份」

當騙徒給受害人一些互聯網或連結,嘗試給受害人去印證他們「官員的身份」,切記資料有機會是偽造的,絕對不能用以引證他們的身份。

【延伸閱讀】警方與騙徒對話曝光 騙徒如何半年呃1.4億?【有片】

  • 破解3:不主動提供資料

騙徒會利用受害人的主動及分析能力,令受害人墮入電話騙案。

  • 破解4:騙徒以不同方法盜取金錢

騙徒不會直接向受害人取得任何銀行資料及密碼,其實騙徒會透過其他方法盜取受害人的金錢。

  • 破解5:謹記內地官員不能私下解決事件

任何內地官員或負責調查案件的官員,不可以私下幫助市民解決事件,或代為求情。所以若遇到這些事情時,就要提高警覺。

警方公共關係科與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早前聯合製作了一系統的影片,由警方邀請何穎思講述電話騙案心理7大「伏」位,並分成數集上載至「香港警察」Facebook專頁,第一及第二集已分別在本月9日及13日推出。

【延伸閱讀】網傳警方速遞騙案通告 拆解騙徒行騙3步曲

【延伸閱讀】慎防電騙!冒通訊辦電話假稱接電者違反電訊條例

【延伸閱讀】沈帥青:電騙妙捉心理 學識不夠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