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屋助中產置業 金融風暴後停建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9/21 08:00

分享:

分享:

  政府90年代初推出的夾屋,為月入上限高於居屋、又未能負擔私樓的中產家庭提供可負擔住屋。圖為夾屋浩景臺。(資料圖片)

首置盤在香港並非新鮮事,政府90年代初推出的夾屋便是類似計劃。當年政府委託房協,為月入上限高於居屋、又未能負擔私樓的中產提供可負擔住屋,售價較居屋高、但較私樓低,有5年轉售限制。

然而,金融風暴下樓市大跌,98年時任特首董建華為穩定樓價,宣布停建。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夾屋推出初期是樓市高峰,之後遇上金融風暴,令夾屋樓價挫5至6成,不少夾屋業主淪為負資產,埋怨政府資助市民買貴樓;至98年10月,政府宣布停止計劃。

當時尚餘4個建成未售的夾屋屋苑,其中3個房協於2000年向政府補地價後,獲批改作私樓以市價出售;另一個則於2002年獲批轉作住宅發售計劃(類似居屋)形式出售。

到2010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提出置安心計劃,預留5幅土地予房協興建約5,000個單位,以固定租金租予合資格人士最長5年並可租可買,讓市民安心儲首期置業;但兩年後梁振英上任,將單位以市價7折出售,變相轉為居屋,令計劃胎死腹中。

【延伸閱讀】首置盤轉售 可仿效星「高級組屋」

【延伸閱讀】區議員月儲1萬 17年才有首期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