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署研長者房顫篩查 防中風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9/25 08:00

分享:

分享:

據了解,港府高層接獲建議,倡為長者展開心房顫動篩查,並向確診者處方每粒15元的新抗凝血藥,以防中風入院,年耗費約2.7億元,病人要一世服藥。消息稱,衞生署正着手研究有關建議。

食衞局回應本報查詢承認,最近收到一項關於提早發現心房顫動的建議,局方亦會按既定機制加以審視。該局稱,當局不時收到利用新醫療科技以及早識別患者的建議,港府與醫管局已有既定機制客觀審視建議。

房顫是心律不正的一種,因心跳不規則,影響心臟內血液循環,形成血塊,當血塊流至腦血管或造成阻塞,致缺血性中風,這類病人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5倍,而因心顫引致中風的死亡率亦較其他類型高。

中大早前研究分析威爾斯醫院於1999年至2014年間,因缺血性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的患者數據,發現因房顫而中風的患者,由84人增加3倍至321人;當中以65至72歲年齡組別的增幅最為顯著,估計現時全港逾7萬人罹患心房顫動。

【延伸閱讀】醫生憂欠配套 礙心臟科輪候

據了解,港府高層早前接獲建議,為本港長者展開心房顫動篩查,一旦檢出患有心房顫動就處方新抗凝血藥,以預防出現缺血性中風。消息指,高層已指示有關方面研究,其中衞生署正著手處理,或成立小組研究。

有倡議的港大內科學系教授蕭頌華接受本報查詢時,拒絕透露曾否與特首或醫管局會面,只稱現時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中,有4%患有心房顫動,逾半未被確診,統計處推算未來人口老化,65歲或以上長者將倍增,估計屆時患者數目亦會多一倍。

他稱,心房顫動患者一旦發病可突然出現中風,中風後平均需留院26日,按公院急性復康病床每日需4,830元成本計算,單是一名中風患者入院就需125,580元醫療成本,仍未計中風後喪失工作能力的損失。

蕭表示,現時本港有4種新抗凝血藥,均屬自費藥物,平均每日藥費為15元,如處方予房顫患者服食,可減少逾7成中風風險,惟患者需一世食藥;他又指,如為現有患者轉用新藥,每年就可避免2,000名患者中風,換言之節省2.5億元入院成本;如為所有房顫患者用藥,所需2.7億元成本,額外付數千萬元,就可減少入院數量,認為可以作為公院改善服務的契機。

他認為,當局可對於普通科門診跟進高血壓、糖尿病的年長患者,展開房顫篩查,及透過醫社合作形式,到老人院、社區中心進行檢測,及早找出社區隱性患者,但強調需做好後續配套工作,跟進患者情況。
 

【其他熱話】房顫致中風15年增3倍 宜早服藥預防

【其他熱話】5成房顫無病癥 中風風險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