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勞碌命」 醫生拆解為何退休過後總是病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0/23 18:29

最後更新: 2017/10/24 11:46

分享:

分享:

屈臣氏集團前保健及美容產品部(亞洲及東歐)行政總裁蘇若禹周日(22日)早上參加三項鐵人賽期間遇溺死亡,蘇若禹去年曾做通波仔手術,今年較早時候才退休。不少人都遇過,身邊親朋勞碌半生,總是退休後就出事,輕者大病,嚴重者猝死。外國有研究曾指,打工仔因工作壓力刺激腎上腺素,一直在影響免疫力,當退休後再沒產生大量腎上腺素,免疫力回復正常,隱疾浮出來。

據了解,蘇若禹去年曾做「通波仔」手術,需一直定時服食降膽固醇藥;他於周日游泳期間感到不適,舉手示意求助,附近救生艇將他救起後,陷於昏迷,送往北大嶼山醫院後不治 。警方初步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驗屍後確認。

【其他熱話】防曬潤唇膏類雌激素超標11倍可致癌 16款安全之選

網上有引述外國研究指,忙到沒時間生病的人,壓力會干擾免疫力;等到壓力突然消失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毫無作用就是過度反應,反而容易生病。

文章進一步解說有關研究指,有壓力時,就會大量產生腎上腺素。此時若是身體健康,則沒有影響;若遇到病菌感染,身體免疫系統明明該反應卻不反應。等到突然不忙時,腎上腺素沒有刺激,免疫系統會恢復正常,或甚至過度反應,明明只是小感冒病菌,都會變成大感冒病菌來防禦,身體就會感覺是生了一場大病。

醫管局資料顯示,交感神經系統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短期內會增加血壓、心跳率、流汗以及令週邊血管收窄,提高身體應付挑戰的能力。但如長期持續分泌,此兩種物質可抑制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加血壓、心跳率及激發心律不齊,亦有可能和動脈硬化有關。

對於退休後發病是否與腎上腺素有關,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認為無科學根據。但他坦言,如日常工作拼命又緊張,確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素支撐,而持續產生大量腎上腺素,是會增加心臟衰竭、心律不正風險及影響情緒思維。他說:

一旦當放鬆時身體就無再產生大量腎上腺素,個人就好似洩了氣一樣,會覺得好散,症狀就會浮現。

唐俊業指,退休人士為打發時間做運動,惟忽視過去30、40年工作繁忙、經常坐又缺運動,健康已有變化,身體水平已不如年輕時,「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又高又有食煙,身體血管可能已有破壞」,一旦強做運動而身體未能調節,很容易出事。

【延伸閱讀】參加「三項鐵人」66歲男選手遇溺送院死亡

他提醒,退休人士做運動時如較易感氣喘,「以前打波30分鐘都不會喘氣,現在5分鐘就喘」,感心口翳、心跳好快或感「喉嚨有東西頂住」,已屬身體未能負荷的訊號,應即時停低,並尋求家庭醫生或心臟科醫生意見。

唐俊業又建議,退休時可先求醫,就病歷、症狀進行評估及作一次詳細身體檢查,如欲進行劇烈運動或強度運動,亦應尋求心臟科專科醫生進行跑步心電圖等詳細檢查。

【其他熱話】追蹤9年研究指糖刺激癌生長 醫生:不過量食糖不礙健康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亦認為,腎上腺素影響退休後百病叢生的理論無科學根據,退休後大病只屬廣泛出現的現象。他解釋,退休時年紀不輕,身體狀況較年輕時遜色,亦屬罹癌、中風或心臟病發的高危年齡,

好多人因感力有不逮而退休,感到疲累、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其實退休前已有症狀。

他續指,港人並無家庭醫生概念,亦無每年進行身體檢查,惟中風、心臟病多屬隱性、無症狀,一旦發病就足以致命。

他建議,過去2年未做體檢的成年人,應先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同時應忌吸煙、保持健康飲食、每日進行30分鐘或以上帶氧運動,同時應保持心境開朗及足夠時間管理,重要是尋找就近家庭醫生,每年做一次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