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為家族生意轉型打造港產皮革品牌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7/11/01 16:34

最後更新: 2017/11/02 10:29

分享:

分享:

雖然家族3代都是經營製皮業,但為了充實自己,在英國讀書時加修多一年皮革製作課程,為未來打好根基。(攝影:曾有為)

香港有皮革生產廠?真係講都冇人信。Kean就是全港僅餘兩間皮革廠其中一間的第3代後人,眼見行業日漸息微,這位年僅只有26歲的小伙子創業,創立品牌THE LEDERER,由皮具設計、生產、搞D.I.Y. Workshop、到開店創業等都一腳踢,立心創業為香港皮革延續一點燈火。

由他們開發了數十款的D.I.Y.材料包,顧客可縫製出自己的皮具,感覺更是窩心。(攝影:曾有為)

不說不知,香港原來還有製皮業,製皮的意思並不是生產手袋或皮衣,而是經本地屠房屠宰牛隻後直接再運到皮革廠房,再花約一整個月時間處理加工,令牛皮可以銷售到不同生產皮革用品的公司。

在70、80年代香港各行業蓬勃的日子,製皮工業還算鼎盛,當時政府還立心將這行業全集中在葵涌的醉酒灣發展,但又有誰想今天全港只剩下兩間,其他同行不是結業、就是將廠房搬回內地。

D.I.Y.材料包有皮革組件齊全,是店舖熱賣的項目。(攝影:曾有為)

【延伸閱讀】王君馨創業做平價首飾1個月極速回本

危機處處

要說這行業日漸沒落的原因,自放學後已經在製皮廠渡過童年歲月的Kean,可是這大時代變遷的見證,

他說:

我們是傳統的廠商,即係有包工人伙食午餐那種,90年代,工人人數足夠可以坐兩圍枱,現在一圍枱都坐唔晒!加上是製造皮革的最基層工業,廠房環境惡劣又辛苦,現在同業uncle的子女都沒有入行繼承,更不要說有外來者想入行。

除了沒有人入行外,氣候亦是令製皮業沒落的重要幫兇,

他說:

天氣變得炎熱,市場對皮衣和皮手袋的需求量減少,皮手套更是被淘汰,3、4 年前我們買給貿易行的皮革到今天他們還未用完,試問又怎會再落新單?

D.I.Y.材料包款式多的是,Kean說每一個月會有兩款新設計加盟。(攝影:何偉雄)

【延伸閱讀】古著大哥美華氏 古著就是一門藝術

開門市尋求突破

因此,就正如Kean在同行裏的前輩所說,皮革的銷售圖表已不再是V shape,不是大家可以祈望有回升的一天,相反今天而是L shape,根本就沒有回升的機會!

眼見行業發展有限,令Kean不得不尋求家族事業上的突破,兩年前創立了THE LEDERER皮具品牌,兩個月前更首次開設門市,是一間集銷售皮革、皮雕workshop、推出customized皮具品牌的店舖,當中的一個重點是皮雕workshop。

因為他和父親研發一種適合作皮雕工藝的樹榚皮,Kean更有幸找來台灣著名的皮雕大師王維明老師採用這種皮革,亦邀得他來港開班授徒以作推廣。

他說:

皮雕市場相比於其他皮件市場其實不大,但亦不算小,作皮革雕刻時要應用到的工具可多至百多種,有很大市場潛力,做得到是另一條出口路。

店內擺放著著名台灣皮雕老師王維明的作品,只供欣賞,藉此提高大家對皮雕的興趣,購買他們的皮塊。(攝影:曾有為)

可是邀請外國皮雕師來港授課亦不易為,單是為他們申請簽證就已經是一件繁複事件,因此,何不找來本地師傅授課更是易於掌握流程?Kean回答:

港人眼見你帳面上數字好像獲利比較多,就會非常斤斤計較。台灣職人熱衷於工藝上的傳承,只要洽談上價錢合理,來港就會傾囊相授。

Kean曾經在英國讀書,所以特別喜歡這種英式設計。($1,180起/ 攝影:曾有為)

THE LEDERER門市開業只有短短兩個月,Kean安慰的是維持到成本有餘,更高興的是經營商場的地產商希慎曾經致電有否合作機會,證明兩年多來的努力幹出一點成績來。

但他不急於一步登天,反而推卻了地產商的邀請,畢竟時機尚未成熟,況且就算他和同事在不同的社區中心開辦workshop都不急於公告天下,「有麝自然香」,慢慢經營是他樂見得到的。

例如,他的產品已可散見於三聯和商務書局、香港設計廊、同時更可在hktvmall.com或dusty.com.hk購得,雖然仍是小本經營,但打著made in Hong Kong的皮革已見到一絲曙光。

最開心就是,見到顧客在店舖購買由我們製造的皮革開心地離開,很有成功感呢!

由生產皮革到首次開門市,是經營40多年來的製皮廠的突破。(攝影:曾有為)

地址:深水埗大南街219號地(26145221)

撰文 : 何偉雄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