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易口氣臭 中醫剖析口臭形成原因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11/01 19:2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9

分享:

分享:

去除口臭,並不是吃口香糖便能根治。註冊中醫師鍾啟福指,口臭有不同的形成原因,要找出病因才能去除口臭。

鍾醫師表示,從中醫學角度而言,口氣問題與脾胃及肺有關。清代醫書《沈氏尊生書》提到:

脾熱上升,肺為火爍,鬱熱蘊於胸胃,或心勞味厚之人,皆可形成口臭。

他解釋,肺跟呼吸道有關,即口、鼻腔的問題都有機會形成口臭。因此,口腔不潔,有蛀牙,牙肉及牙周出血、含膿或潰爛,出現炎症,都能形成重口氣。而鼻腔的話,慢性鼻竇炎患者也容易有口氣問題。

因為鼻腔跟口腔相通,若果鼻腔內積聚了膿液,反覆有炎症,便會有味道。

另一形成原因,則與消化道有關,

如有腸胃病、胃潰瘍、消化不良和便秘,都會令口氣出現。有消化不良的人士,口氣多『酸酸宿宿』,就像食物留過夜的味道。而大便不通暢的人士,口氣則會臭點。

【延伸閱讀】油耳VS乾耳 耳鼻喉科醫生教你清耳垢學問

此外,經常捱夜、缺乏休息、引致虛火,同時煙酒過多,太夜吃飯未消化完便睡覺,也同樣導致口氣問題。至於甚麼體質容易有口氣問題呢?鍾啟福醫師表示,濕熱、胃熱,以及腸胃有食積問題的人士都較容易。

濕熱型人士除口氣重之外,也會大便黏膩,不暢順,經常肚脹脹,胃口一般,甚或覺口乾但不想喝水。

這些都是典型的濕熱徵狀,同時也可合併上文提到的牙肉問題,

如牙肉出血、潰爛、含膿,甚或是經常生飛滋,也可屬於濕熱型體質。至於脷苔厚,則代表體內濕氣重。

治療方面,主力清熱化濕,調理腸胃,可服用甘露飲或三仁湯,不過應先經過醫生診治。

至於胃熱型人士,多怕熱、口乾,喜歡飲凍飲、容易肚餓、牙肉出血、牙齦腫痛,也會容易生飛滋。而脷苔則不太厚,可舌頭赤紅,

直接地清胃火,可服用清胃散,但同樣也需經中醫處方。

【延伸閱讀】低頭族易患乾眼症 眼科醫生推介4個紓緩方法

而食積是中醫學的概念,意思是食物本應要被分解的,但分解不到,於是便累積下來。因此會有消化不良,大便也有「酸宿」的氣味。

食積類型可用藿香正氣散,以及保和丸治理,有芳香化濕功效。中醫學上,會用到芳香類的中藥化走濕氣。可能那些草藥聞起上來,你未必覺得香,但我們也將它們歸納為香,例如藿香、佩蘭和香附。

鍾醫師提醒,如果口氣問題嚴重,便必須求醫,因為這可能是疾病性的問題。若口氣問題屬初起,並不嚴重的話,可試一試以下茶療:

材料:淡竹葉 9克、升麻 6克、藿香 9克、佩蘭 9克

方法:將材料清洗,然後加入適量熱水,煲約30分鐘。

服法:每日飲一杯,剩下的可用作漱口。

功效:芳香,清胃熱,口臭輕微者可試用。

撰文 : Sylvia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