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勿貪快靚正 只求解決不聆聽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11/19 08:00

最後更新: 2017/11/20 00:00

分享:

分享:

家長對子女的安慰說話,隨時適得其反觸發情緒問題。

有小五女生在校遇問題向母親傾訴,母親鼓勵凡事要看正面一點,卻令女兒壓抑負面情緒,最終抑鬱爆煲自殘。臨床心理學家提醒,港人凡事貪快靚正,面對子女困擾,只求解決不聽傾訴,容易產生反效果。

小五女生阿敏(化名)未能融入校內朋輩的圈子,喜歡找老師傾訴,但最要好的班主任離職,新老師較冷淡及嚴厲,阿敏未能接受,因而變得情緒低落,經常哭泣,在學校抓傷自己,更向師長透露有傷害自己的念頭。家長經學校告知才得悉問題,帶阿敏向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求助,確診為輕度抑鬱。

【延伸閱讀】浸大幼兒教材 動物王國學道德

【延伸閱讀】7小學生1抑鬱 感壓力人數新高

原來阿敏父親因工作常不在家,媽媽忙於照顧家中長者和5歲妹妹,甚少時間理會阿敏,令她感覺不被家人重視。阿敏曾向媽媽傾訴,但媽媽馬上回應︰「不要這樣想,要正面一點」,又即時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隊長鄧曼恒表示,阿敏媽媽犯了家長常見謬誤,心急截斷子女負面情緒,反令阿敏覺得母親不願傾聽自己心事,同時認為自己不開心會為家人帶來負擔,抑壓不開心的情緒,漸漸只報喜不報憂。

臨床心理學家李明琳表示,叫子女正面思考、樂觀並沒有錯,但港人習慣快靚正解決問題,忽略過程,在面對內在情緒、思想問題時,往往產生反效果。

她建議,家長平時應多用心觀察子女,聆聽他們的心事,每當他們有負面情緒,先給大家時間和空間接納和消化,然後經溝通找出子女實際需要,在合力想解決辦法的過程中,再引導正面思維更有效。

【其他熱話】5歲定80?研究:孩子每天看電視逾2小時易抑鬱

【其他熱話】供樓負擔大 年青女文員抑鬱症要接受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