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咳出血屬「次緊急」? 醫生解構急症室分流制度
發布時間: 2017/11/21 16:5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8
兩年前寫下《21世紀,月薪三萬元的港人》一文的網絡作家于日辰近日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急症室親身經歷,指早前扁桃腺發炎,痛到吞不了口水,後來則支氣管炎呼吸困難,甚至演變成肺炎,咳至出血,唯多次出入急症室仍未有被分流站護士評為「緊急」,隨時等足6小時:
支氣管炎透唔到氣同肺炎咳到出血都係「次緊急」,扁桃腺發炎更加「非緊急」,大家知唔知次緊急喺公立醫院要排幾耐?六個鐘!
他又指,其母親曾誤將滴露當涼茶飲,差點中毒,被分流至「次緊急」,等足3小時。急症室專科醫生馮顯達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急症室分流制度劃分仔細,大致以維生指數,比如心跳脈搏、血壓及呼吸作準則。如維生指數短期內出現問題,多屬「危殆」及「危急」類別,目的是要即時處理危急病人,以免出現無法挽救甚至死亡的情況。
以呼吸不暢順為例,需臨床觀察呼吸速率,並以儀器量度含氧量。
他表示,被分為「危殆」及「危急」類別的病人,病況例子如發生交通意外、心臟病發、小朋友哮喘致含氧量極低及急性中風等。以病人誤將滴露當涼茶致中毒為例,如果臨床判斷及儀器均顯視傷害為胃痛、喉嚨不適等,並未有影響呼吸,病人或被分流至「次緊急」類別。
至於因病出血,最重要是看它產生的即時影響、血流量等,不能一概而論。
他補充,被分為「次緊急」、「非緊急」類別者並不代表無關重要,因部分病患,如肺炎患者,初時可能大致精神,但嚴重仍有死亡風險,故「次緊急」病人如感到病情加劇,亦可要求再次量度維生指數,護士亦會定期做檢查,但時間視乎不同醫院狀況。另外,病人出現發燒,背後亦有多種因素,如當時病人神志不清,影響呼吸,或被分作「危殆」及「危急」類別。
根據醫管局指引,分流護士會根據病情將病人分為五類:
- 危殆
- 危急
- 緊急
- 次緊急
- 非緊急
被分流為危殆類別的病人,他們毋須等候,會即時獲得醫護人員治理。至於一些非緊急的病人,他們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醫管局訂立服務目標如下:
- 危殆類別: 即時診治
- 危急類別: 在15分鐘內處理95%的危急病人
- 緊急類別: 在30分鐘內處理90%的緊急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