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義莊暫存遺體 孫女尋回存放70年的爺爺靈柩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12/11 14:3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8

分享:

分享:

說起東華義莊,留給外界的感覺可能是陰森恐怖,甚至是廢墟。作為遺體的中轉站,東華義莊至今仍提供存放遺體及棺木的服務,當中最長存放的靈柩已達111年,本港不少名人富商也是東華義莊的「住客」。

座落在大口環道德東華義莊,前身是在1875年由文武廟捐資在西環牛房附近興建,以便利同胞寄厝靈骸,其後文武廟將義莊送交東華醫院管理,至1899年遷建大口環現址,正名為「東華義莊」。當年無數海外華工客死異鄉,都會被運回東華義莊暫存遺體,然後再轉運到先人的原籍安葬,無人認領的遺體就會一直存放在義莊,由工作人員好好看顧。

千里尋親為圓祖母心願

非牟利團體「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舉行生命教育活動「死旅圖生」,讓參加者參觀港大解剖室、東華義莊等。東華三院助理策劃主任(廟祀服務)梁中杰表示,義莊現時是本港唯一可以提供遺體連棺木存放的地方,義莊中仍存放約80具遺體,當中有30、40具都是上一代海外華工的遺體,最久遠的更放置了111年。

雖然現時火葬、海葬盛行,但義莊每年仍有遺體入莊。梁中杰表示,其實現時本地每年仍有20至30具遺體入莊,主要原因是有遺體需要擇吉日入葬,或者遺體需要轉運至第二個地方安葬。

義莊有些遺體可能要存放幾十年才有人領回,去年便有存放了70年的遺體被後人領回。梁分享,領回遺體是先人的孫女,該名孫女居住在海外,因祖母時日無多,並向她提及爺爺的遺體存放在東華義莊,希望能領回遺體,待其百年歸老後合葬。孫女特意回到東華義莊尋回爺爺的遺體,運返居住地安葬,完成祖母的心願。

東華三院助理策劃主任(廟祀服務)梁中杰

【延伸閱讀】像他這樣觸碰死亡的人 遺體防腐師:活好當下的生命

名人也「入住」

東華義莊亦不乏名人「入住」或「暫住」,包括林百欣、東華醫院創院總理鄧鑑之夫婦等。梁中杰表示名人入住、暫住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除了因為要擇吉日入葬而暫住,他們亦對東華的服務有信心,相信會好好看顧先人靈柩。

他又指,存放義莊的先人遺體不會隨意火化,因為棺木都由後人交托保護,除非遇到收地、自然災害或不再經營,否則先人靈柩都會一直好好存放於義莊中。

後人把先人以棺木連遺體交托給我們,我們就要保護這個狀態。

【延伸閱讀】死亡並不可怕 大體老師不防腐成就醫科生

密封棺木最重要

以往接收海外遺體,義莊會利用小艇到輪船接收遺體,再送回義莊。當義莊接收先人靈柩後便會「打銃」,即用桐油加石灰,把棺材木與木間的縫隙密封,防止屍蟲或液體滲出。

義莊一般不會要求為遺體做防腐,最重要是把棺木的縫隙密封。以前會用桐油加石灰,而現在就會用玻璃膠。

其實任何人死後都可以寄厝於義莊內,並非名人專利。義莊的收費便宜,存放大堂每月只需50元租金,而如果放置獨立莊房每月則需要400至800港元。

撰文 : 楊宛茜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