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花》揭自閉症患者媽媽辛酸 毛舜筠:最大的心願是子女比自己先走

娛樂

發布時間: 2018/01/11 17:22

最後更新: 2019/01/31 12:52

分享:

分享:

日前地鐵內有自閉症童因誤踢途人,自閉症童母親連番道歉不果,結果小童被該名人士毆打並離去,再度引起社會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港產片《黃金花》以自閉症患者及其父母為故事骨幹,揭示自閉症許多不為人知一面,亦見到自閉症患者母親的苦況,社會對自閉症患者不瞭解,不接納,固然難堪,最困難是,母親照顧這類青少年自閉症患者,心力交瘁。

只有兒子睡著了,才有真正平靜時刻。( 圖片:《黃金花》劇照)

《黃金花》是由《葉問》及《狂舞派》編劇陳大利首次執導,黃金花(毛舜筠飾),乃居屋邨的黃師奶,兩夫妻合力照顧患有20歲的自閉症兒子的(凌文龍飾)20年,豈料丈夫不堪壓力而有外遇,後並離家出走,只剩黃師奶獨力照顧兒子…

戲內揭示了這位黃師奶面對的歧視、壓力和困難。毛舜筠和年輕演員凌文龍,在為這齣戲準備時,探訪了真實自閉症患者。自閉症患者,其實不止是發出怪聲,唔睬人,自言自語,或者另一極端是,擁有過人的天賦,數學天才、音樂天才等等,原來,這些定見,都是對自閉症患者認識不足所致。

自閉症患者,最愛自處時間。( 圖片:《黃金花》劇照)

毛舜筠早前在映後分享會時,談到:

自閉症患者的光譜很濶,一般社會人士以為,自閉症患者不睬人,好文靜,其實不絕對是,如我這次演出參考個案,便很活躍,坐唔定。

( 圖片:《黃金花》劇照)

【延伸閱讀】自閉症孩子也有交心朋友 專家教如何與他們同行

戲內亦有談到,某些自閉症家長被其子女打,

他們有時會有一些暴力行為,如不斷打自己,亦會打身邊人,包括父母。

當然,戲內亦有描寫這類父母的耐力和愛心,例如,不斷要敦促子女食藥。

母親連出外跑步亦要與兒子一起。( 圖片:《黃金花》劇照)

又例如不會獨留子女在家,盡管已屆成年,兒子外出黃師奶必定跟隨,反而,黃師奶出外跑步,亦要兒子跟著。總之,每日24小時形影不離。

這亦令這類家長,就業機會相對上極為困難。戲內亦有談到,黃師奶找到一份賣雪糕的工作,帶著兒子一齊開工,但就在開工過程中,兒子走失了。

自閉症患者父母,往往面對就業困難。( 圖片:《黃金花》劇照)

另一難題,當然是受身邊社交圈子(師奶)的白眼和歧視。盡管師奶們都算friend,但真正面對這對母子時,仍然不乏奇異眼光。

毛舜筠表示,自己與不少自閉症家長傾談過,

他們都異口同聲說,最大的心願是,子女比自己先走。

這句說話,最終出現在戲中黃師奶對著鏡頭的自述中。

老公有小三,還因壓力而離家出走。( 圖片:《黃金花》劇照)

【延伸閱讀】走進自閉症人士的世界 患者剖白如何與他們同行

究竟自閉症有何徵狀?

根據協康會的資料,在美國精神科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TR)中,自閉症歸納於「廣泛性發展障礙」之下。基本上,自閉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語言溝通障礙,社交發展與人際關係障礙及刻板的興趣、行為模式。

1. 人際關係上的障礙

  • 缺乏使用基本身體語言,例如:眼神的接觸交流、面部表情及社交手勢等的能力;
  • 不能發展與同齡兒童應有的同伴關係;
  • 缺乏主動與別人分享感受的動機及能力;
  • 缺乏與社交活動的動機,較喜愛獨個兒玩耍;
  • 未能察覺別人的存在、需要及感受;     

2. 溝通障礙(包括語言及非語言溝通)

  • 語言發展遲緩或完全缺乏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 與同齡之兒童比較,部分會使用語言的兒童,未能如人持續對話;
  • 刻板地重複一些言語或說話的內容,如鵡鵡式對話、混淆使用代名詞等,但句子結構的運用較異常。
  • 無法參與假想或社交模仿的遊戲;
  • 在理解能力方面,自閉症兒童較難明白問題、複雜指示或誤解笑話和含有諷刺的說話;

3. 對事物的興趣和處理方法明顯地表現出狹隘及固執

  • 興趣較偏狹,對有興趣物件的注意力的程度異常;
  • 堅持使用特定的程序或模式做事,拒絕接受改變;
  • 喜愛刻板而重複地做出某些動作,如前後擺動身體、搖晃頭部、室內繞圈等;
  • 持續專注於物件的某些部份;     

如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懷疑,可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讓孩子及早得到適切的跟進。

【延伸閱讀】胡渭康放棄一切從英國返港 照顧患認知障礙養父母的辛酸

撰文 : 蘇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