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出走「地獄醫院」 邊搶救邊哭小生命鬥不過死神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1/16 13:51

最後更新: 2018/01/16 15:00

分享:

分享:

屯門醫院有地獄醫院之稱,兒科病房流感高峰時可滿至200%,劉箕慧(Karen)在那兒拼足9年,嚐盡醫者的辛酸與寂寞,試過邊哭邊為孩子「搓」(心外壓),搏鬥2小時後是鬥不過死神,也嚐過與癌童父母同聲一哭的痛。去年,她毅然走出醫院,重拾畫筆擺地攤,也給自己的生命重上色彩。她要告訴自己,也想告訴人們,「生活,永遠有其他選擇」。

寒流過後陽光充沛的周日,這位戴著冷帽的兒科醫生在西九自由約擺下人生第二次地攤。由Karen用水彩和木顏色繪畫的畫,印製成明信片及鯨魚貼紙,鋪滿長桌,作品都以大自然、山景及鯨魚做主題。Karen笑言,自己很喜歡畫在高山飛躍的鯨魚,雖脫離現實,但予人平靜、自由的感覺。Karen說:

從前整個星期沒有一天可以靜下心,現在卻可以天天畫畫。我想讓人知道,縱然有灰心勞累的時候,但生活永遠都有選擇。

回想在公院近9年無數個通宵當值的夜晚,她只以「辛苦」二字形容:「基本上3日就要通頂一天,連續工作27、28小時,每次輪更前我都很抑鬱。」

作為新界西聯網唯一的兒科醫院,Karen說,屯門醫院近3、4年差不多天天處於迫爆狀態,來的不止本地人,也有家住東莞、持單程證到港的內地人。原本34人的病房,隨時擠滿60多個病人,內科病床佔用率最高峰試過達200%。

醫者身心疲累,但最難過的是為那些突然進入深切治療部的小生命傷感。她憶述,曾有小朋友原本十分活潑,突然心肌發炎,要火速進行心外壓:

我們很努力地搓孩子的心口,好緊張,好希望可以搓得起。

生命只活一次,她一直搓一直哭,苦苦搏鬥近2小時,死神還是勝利了。

每年總有零星孩子救不回,Karen每次都不停在腦中回想,如果有下次,自己可以做什麼。插畫便成了她紓解壓力的渠道,形容每次畫特別雀躍,而她當時的插畫,色調灰暗,動物如兔子、熊貓都斷手斷腳。

她說,間中有個案小朋友患血癌,當父母聞訊後流淚,她有時也忍不住,眼眶滿是淚水。雖然薪金隨年資上升,但背負的責任亦愈大,工時與壓力從未減輕。最終她選擇於去年3月,離開公院,於私營診所看兒科症。

Karen記得當時公院有個小朋友,不懂呼吸,自出生起至6歲,都住加護病房插氣喉,「每年生日會,直至離院的歡送會,都是我們一手一腳辦。」

Karen說自己很喜歡小朋友,但個性上更希望有心力、空間與病人建立長遠關係,並將插畫化作心意,送予他人。

Karen自言,從前的畫風較陰暗。(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事兒科10年,她從身處公院營役工作,到現在可逐一與客人講述創作靈感,她笑言,離職後畫風色調更平和、愉悅。未被人類騷擾過的山脈、草地及海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值得她製成小物件分享出去。

看Karen所繪畫的明信片,蔚藍天空下開滿花卉,她說特意畫了一扇窗口,希望人們如她一樣可以望到更遠更大的風景。

更多作品可參看:

Iwik Facebook

Iwik Instagram

【延伸閱讀】死亡並不可怕 大體老師不防腐成就醫科生

【延伸閱讀】外科醫生在死亡裡起革命 推環保殯儀:不跟傳統走​​​​​​​

撰文 : 經濟日報記者劉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