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生倡必不可吃的7種西藥 藥劑師:降膽固醇藥會傷肝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3/02 17:09

最後更新: 2018/06/12 14:21

分享:

分享:

日本有「不開藥醫生」之稱的腦外科醫生岡本裕一直提倡少吃西藥為妙,出版大量健康書籍包括《90%的藥都不能吃》、《九成疾病可以自癒》,有關岡本裕提出有7種西藥因副作用必不可吃的訊息,近日又再網上瘋傳。不可吃的7種西藥中,包括愈來愈多市民要服用的降膽固醇藥。本港藥劑師證實,降膽固醇藥可傷肝,但整體而言西藥吃不得的說法,是誇張失實。

綜合岡本裕提倡必不可吃的7種西藥,TOPick找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逐一解構。

1. 止痛藥

岡本裕:止痛藥易忽略疾病的警號,且慢性造成免疫力(自癒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崔俊明:止痛藥有很多種,主要分鴉片類及非鴉片類。鴉片類的例子如嗎啡及可待因等,可能服用後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非鴉片類的例子就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他指,現時沒有臨床實驗証實止痛藥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又提到當身體某部位發炎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後可以減低炎性反應,但未至於抑制免疫係統,當停止服用後,藥效就會消失。

2. 胃藥

岡本裕:抑制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礙營養素吸收,容易罹患腸胃炎等感染症。

崔俊明:抑制胃酸分泌是正確的,當病人出現胃酸過多,甚至胃酸倒流時,胃藥的主要功能是中和胃酸,保護胃部。他強調,胃藥是主要調節胃酸,令胃部回復正常功能,即使大量服食,胃部仍會分泌少量胃酸。只有胃部完全缺少胃酸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消化功能下降等問題。當病人停止服用後,身體亦會調節正常。

3. 安眠藥

岡本裕: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出現癡呆症狀,也容易變成藥物依賴症。

崔俊明:安眠藥最大的影響是藥物依賴症,所以醫生不會建議病人長期服用。一般而論,患有創傷後遺症、抑鬱等病人,又或者失眠的長者,都可能需服用安眠藥幫助睡眠,服用時間都是約1個月。另外,不排除有少部分安眠藥會減少白血球的數量,但不至於令白血球功能及免疫力降低。如果真出現此情況,局方會基於安全問題,不會將藥物推出,或納入藥物名單。

4. 退燒藥

岡本裕:助長病毒攻擊力,感冒遲遲無法痊癒,造成體力流失,免疫力也跟隨下降。

崔俊明:與止痛藥的原理差不多,服用這種藥物後可以減低炎性反應,令免疫系統變回正常,但並不是抑制免疫系統。常見的退燒藥如必理痛,都是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5. 抗生素

岡本裕:只能消滅細菌,無法消滅病毒,也會攻擊體內的有益細菌,破壞腸道環境。

崔俊明:抗生素的確只能消滅細菌,無法消滅病毒,亦會把腸道有益細菌消滅。一般而言,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的病人可能會服用抗生素,通常只是服用5至10日。當停止服用後,腸道會重新產生有益細菌,有部分腸道一直較差的人士,則有需要療程後服用益生菌補充劑及飲品。

6. 降高血壓藥

岡本裕: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缺乏集中力、腦袋不清楚,腳步不穩、排尿困難。

崔俊明:起初病人服用藥物時,會因不適應藥物及血壓下降時,可能會覺得昏暈,不排除因此出現腳步不穩的情況。如果服食一星期過後仍出現昏暈的情況,醫生會減少藥物的劑量或轉用另一種藥物。至於藥物會否導致排尿困難,他表示從未聽過。

7. 降膽固醇藥

岡本裕:抑制體內輔酶Q10產生,身體無法順利製造能量。

崔俊明: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他汀類藥物進入人體後,需要肝來新陳代謝及腎來排出體外,亦會影響肌肉酵素,已知副作用包括肌肉痛和傷肝。在罕見的情況下,病人可能出現肌肉溶解症。但當停止用後,藥物反應會隨之消失。

崔俊明表示,之前未看過該名日本醫生的分析,他認為有關說法並不正確,亦沒有足夠的醫學根據支持,有誇張失實之嫌。他指出,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即使維他命都有。

他續指,副作用也要視是乎是否常見,如出現的機會率有1%或以上,才算常見副作用。即使有副作用,亦要平衡風險,例如有藥物可治療癌症,但會出現嘔吐等副作用,要選擇如何平衡好處及壞處。

【延伸閱讀】日本必買2018藥妝手信 EVE止痛藥降年青男性生育能力

【延伸閱讀】全港290萬人患高膽固醇 拆解港人壞膽固醇元兇

【延伸閱讀】美國收緊標準上壓130=高血壓 醫生拆解何時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