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港欠3千醫生 倡海外引入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3/20 08:00

分享:

分享:

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表示,本港醫療系統正在解體,如情況持續,醫療質素下降、看診時間縮短、輪候時間會愈來愈長,未來醫療事故只會增加。

公營醫療鬧醫生荒,有研究本港醫療制度的學者以新加坡每千人口的醫生比例估算,本港現時至少欠3,000名醫生;面對公營醫療瀕臨崩潰,學者指輸入海外醫生是唯一應急方案,倡仿效星洲為引入海外醫生設認可受訓機構名單。

醫生組織質疑引入海外醫生是唯一解決方案的說法,又認為各地文化及特性不同,毋須一定要在人口醫生比例數字上追趕別人。

【延伸閱讀】公營醫療「百病叢生」 多管齊下「診治」

【延伸閱讀】港海外醫生僅1% 被指完全不合理

港府去年中公布《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估算本港2016年已缺285名醫生,2年後欠缺數目進一步擴大至500名醫生,至2030年,推算欠缺醫生人數逾1,000名。

不過,研究本港醫療制度的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本港欠缺醫生的數目較政府估算更多。他解釋,本港每千人口有1.9名醫生,比例遠低於新加坡及英美等地(見表)。如以同為人口密集地區的新加坡為例,當地每千人口有2.3名醫生,較本港比例高出21%。如按新加坡比例計算,本港現時欠3,000名醫生,10年後更欠近4,000名醫生甚至更多。

「新加坡公認基層醫療及社區照顧做得更加有策略及較我們好,這個數已未計及他們有一個更好制度,都要欠缺3,000個,我們制度又差一點,是以醫院為本的醫療系統,人手需求就更加緊張。」黃稱。

黃元山直言,本港醫療系統已急速惡化,可以說正在解體,如情況持續,未來醫療事故只會增加、醫療質素下降、看診時間縮短、輪候時間會愈來愈長;同時公營醫療工作環境愈趨辛苦,醫生流失亦愈快,公營系統就散得愈快,形容是一個惡性循環。這不只影響基層,很多中產都去公營醫療系統求診,這是整體社會要去面對的問題。

港府過去幾年除了加大醫科生學額,亦力推公私營協作,以至即將推出的自願醫保,均是冀將病人分流到私家,分擔公營醫療壓力。黃認為方向正確,惟僅屬一小步,成效亦慢,當公營系統正瓦解,需跟時間競賽,加學額亦難以填補數千個醫生空缺,也要投入大量公帑。

他認為本港醫療機制有問題,港府冀藉推動基層醫療解決,惟已討論20、30年仍未解決到問題,質疑公營醫療正「冧檔」的情況下,如認為問題可於未來10年得到解決,是不合邏輯的說法,當用盡所有措施,仍有甚麼短期解決方法可改善制度,欠3,000個醫生之餘仍可跟新加坡一樣好?其實市民是要被說服的。

黃續指,有關措施可持續推動,本港非本地培訓醫生比例卻少之又少,可透過輸入海外醫生作短期應急方案。他以新加坡做法為例,由當地政府列出認可海外醫學院、大學名單,如海外醫生於認可機構獲取資歷,只需通過當地考試,可到新加坡作有限度執業,並由本地醫生監察表現,認為本港可參考有關做法。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昨撰文指,要引入更多海外醫生以增加公院醫生人手,例如仿效新加坡的做法,爭議大,社會須作更多討論,尋求共識。

黃元山認為,當本港醫療機制改善,屆時醫生數目足夠,可讓海外醫生約滿後返所屬地區。他說即使參考新加坡做法引入海外醫生,亦非可即時填滿3,000空缺,但須踏出第一步。

他又指,新加坡認可培訓醫生機構名單逾百間,如有擔憂,本港可收窄名單範圍。醫學會義務秘書林哲玄表示,不反對認證海外醫學院,但要由醫委會派員進行審核。英國有25間醫學院在新加坡認證名冊內,如果參考新加坡做法,醫委會需親自逐間審視,難以單憑印象決定放哪一間學院畢業生來港。

食衞局回應稱,正展開新一輪人力推算工作,包括醫生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