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百病叢生」 多管齊下「診治」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3/20 08:00

分享:

分享:

港府擬在18區設地區康健中心,力推基層醫療,紓緩公院壓力。

引入海外醫生,真的是靈丹妙藥?一劑藥就可以快速解決公營醫療人手不足引發的問題?新加坡經驗是為香港醫療驗身的好例子。

有熟悉醫管局體系的資深醫生表示,歡迎公營醫療引入更多海外醫生,尤其是人手緊絀及少醫生願意投入的專科,例如病理學及兒科。然而,他認為現時公院面對的核心問題,除了人手不夠,亦涉醫管局制度腐爛及缺乏效率,公院硬件老舊亦浪費不少人力。

他舉例說,同樣是照腸鏡,公院個案成本一萬元,外判私家只須七千;公院效率亦低,同設5間腸鏡房,私院一日可照約200個人,公院僅做到60至80人。

他擔心若制度維持,公院醫生大逃亡到私營的情況會愈來愈嚴重,倘大量引入海外醫生,同樣的情況亦會出現,故應多管齊下,在引入海外醫生之時嚴格把關,並且只在適當的專科及位置置人,及應對醫管局引入競爭,增加公私營協作,促使公營體系改善效率。

事實上,新加坡亦非單靠引入海外醫生去解決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該國政府同時大力發展基層醫療及與私家醫生合作。

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表示,香港其實早於99年《哈佛報告》提出,長遠醫療體系無法依賴公營作主導,港府設立醫管局,同時曾擬設基層醫療管理局,惟及後不了了之,僅透過衞生署擔當宣傳角色,缺乏機制執行涉及基層醫療政策。

【延伸閱讀】學者指港欠3千醫生 倡海外引入

【延伸閱讀】港海外醫生僅1% 被指完全不合理

時至今日,港府再提出力推基層醫療,擬在18區設地區康健中心,但首個中心最快後年才落成。反觀新加坡,早年已訂下目標,於2020年前設立6間政府綜合診療所,就如港府提出的地區康健中心,透過醫護及專職醫療團隊,向區內居民提供恆常基層醫療照顧;星政府且剛公布,決定2030年前再加設6至8間政府綜合診療所,確保國民可於居所就近之處獲得基層醫療,同時與私家醫生合作,提供資助社區服務。

藉推動基層醫療減少入院,以紓緩公營醫療壓力,港府已錯失近20年時間,現在即使拼死力追,恐也難一蹴而就。黃元山分析,新加坡推動基層醫療有地方、有制度、有系統、有政策、有錢,惟香港不但公營醫療制度及容量上均有出問題,且無人、無地,單靠有錢去改變制度,恐怕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