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慈小學設家訪及「陽光電話」 家長感動:老師比家長更長氣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5/08 11:3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5

分享:

分享:

基慈小學設小一家訪,加強家校溝通。

維繫感情需要投入感情,更需要是時間,尤其今天今天的學校與家長漸淪為「顧客關係」,小一入學已需要加倍溝通。家長報料,黃大仙區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的貼心關顧,趁小一生入學前逐一家訪,班主任了解每位小家庭的狀況,整個學期不定時多次「陽光電話」聯絡,家長怎會不感動。

家長選校只計較名校,或替孩子錯過了人情味的愛心學校。

數學題,按每班30人計算,一次家訪需半小時至45分鐘,老師開學前需預留多少時間與家長及小朋友展開這段關係,而開學後的大時大節假期如聖誕節、復活節及暑假,都至少通電話一次,與每位家長分享小朋友在學校、班房各大小事務,只要有幾位家長稍稍長氣,老師也就「多得你唔少」。朋友子女入讀該校的體驗是,有時老師比家長更長氣。

朋友說,開學後老師致電給家長,詳細講解孩子的適應情況及進度。一般收到老師電話,多是孩子在校犯事、記過等等,十之八九是壞消息,但朋友收到該校老師的電話,撇除學生犯錯的通知外,也有三至四次。

朋友憶述,有次是孩子瀨尿在褲上,老師致電,全無怪責,而是提醒及教導家長如何技巧地安慰孩子,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直資、私立學校一直被批評是貴族教育,這樣批評的既定假設是「在香港,要付錢的才是優秀學校」,免學費的資助學校是否就低人一等?論資源或許是,論學校對小朋友的愛心及關顧,則絕不可用錢去衡量。

文章獲八爪魚爸爸授權轉載。

撰文 : 梁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