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少年每日online 9小時 部分想做網紅
發布時間: 2018/07/22 16:33
上網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香港兒科醫學會和香港兒科基金於今年5月至6月,共訪問了2,045名青少年,當中包括424名小學生和1,621名中學生。當中36%人表明想做網紅;32%人更持續9小時在綫,幾乎用盡所有課餘時間上網。
調查發現93%學生都有使用社交媒體,持有戶口數量中位數為5個,首3位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順序為WhatsApp , YouTube 和Instagram。當中有29%青少年曾開直播,當中36%表示想做網紅,更有人表示即使要分享私事或上載性感照,仍會想做網紅。
不少人更持續長時間上網,有56%青少年表示每天會用超過5小時在綫,更有32%用盡課餘和休息時間上綫9小時以上。而保持在原因中,有64%人表示想盡快處理和回覆訊息;有54%指已成一種習慣;有34%表示擔心錯過聯絡或資訊。另有65%小學生和69%中學生因經常在綫而感到疲累。
調查又發現,青少年情緒會受到社交媒體牽引,有67%表示在社交媒體取得需要的支持、安慰、鼓勵或協助。有44%會因沒有好東西上載至社交媒體而感到氣餒;有26%會因上載內容較少「like」而不開心。而不論是小學生或是中學生,都曾試過被網絡欺凌,分別佔29%和51%。當中最多人曾遭受到的網絡欺凌包括「遭朋友封鎖」,「被人出言侮辱」和「被滋擾」。
調查機構指,社會上缺乏鄰里關係,令青少年容易感生活空虛和孤獨,因此渴望在社交媒體上尋求肯定。而社交媒體佔據青少年的課餘和休息時間,亦令年青人只有「綫上」生活,沒有「綫下」生活,而感疲累。
機構認為,只要現實生活中讓年青人感受到關心,青少年便會減低對網絡的依賴,建議政府增設更多康樂設施,和舉辦更多活動,讓青少年參與。調查機構亦指出,現時已是網絡世代,要禁止青少年上網亦不可能,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個人不要沉迷上網,亦要與子女達成共識如何分配時間使用社交媒體。
更多關於沉迷上網新聞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