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家庭教育大不同 艾心老師:香港父母為子女傾盡所有

親子

發布時間: 2018/09/26 18:2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0

分享:

分享:

許多香港父母,為子女操持一輩子。

朋友的女兒去了美國的康奈爾讀大學。她感歎花了幾十萬元的學費、住宿費之後,還要給女兒一筆生活費,讓她的大學生活不至於太拮据。這大概是許多香港父母的狀況,為子女操持一輩子,從讀大學到結婚,都傾盡所有。

在國際學校,每年送走一批批的畢業生,所看到的香港家庭,大都如此。子女要讀最貴的大學,二話不說,馬上掏錢。一些西方家庭的孩子,往往會在申請之前,跟父母商量,可以去哪裏、會不會太貴、是不是要貸款等等問題。西方父母面對子女的大學學費賬單,不會認為由自己來付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會鼓勵子女貸款。

在香港家庭出生,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既得到了中式父母的付出,也在西方的自由觀念之中暢遊。有人說,中式父母是最苦的,甚麼都願意給子女,但最後子女可能跟你強調「自由」、「權利」,甚至對中式的關懷和照顧非常反感。

中式父母的西方孩子是最幸福的嗎?某種程度上是。他們得天獨厚,將中西方的優勢都佔盡了。前半生或者如此,自己要到社會上闖出一條路來的時候,自然要把之前都缺的課補回來,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圍著自己轉,無論是在學校還是社會,偏見、陳規無處不在,與不同的人相處,在「自由」和「權利」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層面要顧及。

相反的,中式父母是最可憐的嗎?從無微不至到全全放手,這一過渡階段的確很難熬。始終,中式父母也要考慮,除了「二話不說埋單」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選擇。除了為子女的未來負責之外,也有自己的生活要經營。

【更多育兒心得報道】

親子溝通要平等 艾心老師:大聲不等於有道理

艾心老師:不要擅自「診斷」或「標籤」孩子

撰文 : 艾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