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媽媽教兒子翻譯英文童書打好基礎 培育兒子成史丹福博士生

親子

發布時間: 2019/01/08 11:59

最後更新: 2021/02/05 14:58

分享:

分享:

港產尖子盧安迪現為史丹福大學博士生,父母的身教影響他的學習及人生態度。

現年24歲的盧安迪(Andy)是名副其實的港產尖子,曾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數學及物理奧林匹克比賽,並屢獲獎項。他獲獎學金入讀美國頂尖學府普林斯頓大學,更以極高等榮譽(Magna Cum Laude)畢業,現為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系博士生。Andy的父母從沒給他壓力,反而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走。

Andy畢業於本地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後,赴普林斯頓大學主修數學,副修電腦,其後轉至史丹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出身自中產家庭的Andy,爸爸盧健生(Kinson)是電訊界名人,現任視覺科技CEO,媽媽Nathalie則是法國文學博士,也是全職家庭主婦。Kinson負責賺錢養家,經常要出差,Nathalie則肩起日常照顧及教養兒子的重任,Kinson亦尊重太太的教養方式。

別人看來Andy在學術上表現優秀,但Kinson及Nathalie認為兒子還是學生,不必過譽。(黃建輝攝)

背唐詩譯小說 小四讀完金庸

由於Nathalie的文學背景,令她讓Andy自小接觸文史哲,閱讀大量中外名著,小四已讀完金庸的著作。「尤其歷史方面,媽媽除了讓我看書外,還讓我看了很多關於歷史的電視劇。」即使他後來在學業上選擇了數理,卻從來不減對文史哲的熱愛,最近他私下在閱讀的是《陳寅恪詩集》。

Nathalie認為,培養孩子的中英數基礎能力有利日後學習,她對Andy小學時的學習規劃較多,如為兒子揀選學習素材,與他背誦唐詩、翻譯小說。2003年沙士(SARS)期間,可說是Andy學習的轉捩點,當時小三的他在停課的幾個月期間,亦沒有疏於學習,他更初次接觸奧數,無意中讀到一本有關數學的書籍,從此令他對數理產生濃厚興趣。Andy表示︰

當時媽媽與我將一套英文童話書《Magic Tree House》翻譯成中文,過程令我中、英文皆有進步。另一方面,媽媽買了一套有關數學的書給我,我由那時開始接觸奧數及數學比賽方面的知識,之後愈來愈有興趣,並一直鑽研下去。

別人看來是苦差,但愛學習的Andy卻視為挑戰。

Andy(左三)是資優生,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數學及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獲獎無數。(受訪者提供照片)

與兒子一起上課 媽媽︰ 陪伴很重要

文科出身的Nathalie對奧數認識不深,年紀小小的Andy會跟她講解,她當時故作明白。為人母二十多年,Nathalie悟出「作為一個家長,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陪伴是很重要。」

Andy中學時期參與不同的課程,有物理課堂長達4、5小時,別的家長可能把孩子送到上課地點,到下課再接回孩子,Nathalie卻選擇與孩子一同上課︰

課堂內容很深奧,全部是大學一、二年級所教的,我只聽得明白頭10分鐘,但我會由頭陪他到尾。

Nathalie自小讓兒子閱讀中外名著,為他打好語文基礎。(受訪者提供照片)

她認為陪讀的效果理想,因為她能從中知道Andy的學習情況,了解他的強弱項,在比賽前及溫習時可以提醒他,一起討論如何針對問題作出改善。Andy指媽媽在家陪伴他的時間較多,在學習上對他幫助很大,也引起他對知識的興趣。

雖然媽媽讀法國文學,我讀經濟學,但大家追求知識的熱情是共通的,也因此我選擇了向學術界的路向走,畢業後將申請世界各地的教席。

Andy博學多才,涉獵文史哲、數學、物理、經濟等多個領域。(黃建輝攝)

Nathalie笑說與兒子很夾,思想一致,故多年來二人都沒衝突。對於兒子的學習成績,她謙稱︰

Andy是幸運的,他的成長過程比較順利,遇到很多好的老師及長輩,入到好的小學、中學及大學。不過,他現在仍在求學階段,他成功與否要看他將來的發展。

場地提供︰南華體育會 Inn Side Out

撰文 : 駱秀玲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