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水墨名家林天行沙士創獨特畫荷語言 寄語港人欣賞荷花之美從容渡逆境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2/02 00:00

最後更新: 2019/02/17 23:50

分享:

分享:

當代水墨畫家林天行以隸書創作賀年揮春,祝願讀者「豬歲豐盈」,身心靈富足。(張永康攝)

己亥豬年新春,當代中國著名水墨名家林天行(原名林仚)祝願讀者「豬歲豐盈」,除了資產豐盈外、心靈亦豐盛富足;在政治環境複雜多變、經濟存在下行風險的情況下,以獨特技法繪畫荷花聞名的林天行,以荷花生生不息的精神寄語讀者:荷開盛放固然美、殘荷也潛藏其美態及生命力,無論經歷順境逆境,只要學懂欣賞,便能從容渡過。

林天行筆下的荷花,艷麗淡雅、璀璨素淨,有著非一般的靈氣。林天行指出,他早於80年代末開始探索繪畫個性化的荷花語言,但十多年來的探索,感覺上只畫到其表面;直至2003年本港爆發沙士,本港陷入絕境、經濟活動停頓,賣畫、教畫的收入來源頓失,經濟現困難,卻令他有時間每天沉醉於研究畫荷,成功探索出荷花的深層力量:

荷花四季有盛放璀璨時、亦有枯殘殞落時,但殘荷土下其實暗藏生命,冬去春來,蓮子長芽再開,四季生生不息,她們的背後,代表著生命的力量!

林天行筆下的荷花,以獨特手法創作出若隱若現層層疊疊效果,獨特而具感染力。(林天行提供)

經濟困境造就機會,令他悟出荷花的生命力,啟發他以中國傳統山水技法、配以西方色彩與幻想,創構出獨特而具感染力的荷花畫作,可說是「絕境逢荷」,沙士翌年的2004年,脫胎換骨的數十幅荷花作品「天行之荷」於大會堂高座展出,大大感動人心,吸引各界收藏,有抑鬱教師把畫作掛在家中,形容「見到荷花便心裡安寧」;也有商界、金融界、法律界人士被畫作深深吸引,收藏畫作掛於辦公室,讓令人窒息的工作間、增添一份平和恬靜。

畫作感動人心不分國籍,林天行憶述,2007年有十多位來自德國的禪修人士,在中環荷李活道的畫廊,見到林的荷花畫作,大受感動:「他們跟我說,我的畫作令他們感動落淚,尋尋覓覓下,終於找到屬於他們內心的荷。」自此他們每年12月均專程來港,務求欣賞林天行的最新作品、並且跟他習畫,已今十多年不改。

德國禪修人士每年12月均專程來港跟林天行學習書法及水墨畫。(林天行提供圖片)

畫作受歡迎,也「吸引」了深圳大芬村多間畫店抄襲,更分銷全世界,林天行輕描淡寫地表示:

有俱樂部掛滿了我的畫作,但全部都是抄襲的。

經濟沙士低潮、死亡陰霾,藝術成為了拯救生命的力量,林天行認為:

荷是永恆的,在佛教是聖潔、慈祥、清淨的象徵,能拯救心靈不安,人生不單只有金錢,面對絕境,是最好的修身之時。

林天行在「大也堂」作畫。(張永康攝)

剛獲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是香港僅有兩名理事之一)、以及香港美協主席的林天行,希望以自身的創作經歷,推動香港的美術發展,令更多市民透過美術、身心靈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