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沙「心心石」再遭拆毀 拆石港男斥破壞生態:石堆下全是海洋生物亡靈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9/03/21 18:08

分享:

分享:

烏溪沙沙灘的「心形石」,至2010年由一位伯伯砌起後,成為了馬鞍山地標,更有「香港海洋之心」之美名,不少市民和遊客慕名而來。然而,人工砌石被批破壞海洋生態,有市民發起拆石行動,另一方面,砌石的伯伯則不斷修補重建,雙方角力不斷。近日,就有網民發現再有心形石「被消失」。

有網友今日(21日)在於Facebook群組「馬鞍山之友」上載照片,發現烏溪沙沙灘現僅餘2個「心形石」,相信是再有一個「心形石」被拆毀。及後有網民回應,該「心形石」是由他拆卸,他指出,烏溪沙沙灘有多種海洋生物,例如魔鬼魚、海龍等等,「心形石」的出現令多年來建立的食物鏈消失,這種人為破壞亦改變了生物的棲息和覓食地點,而多年來不斷用鋤頭等工具砌石,更殺死了許多生物。他呼勸大家要努力去保護石灘。

據了解,這位拆卸「心形石」的網民是「烏溪沙石灘海岸關注組」的成員,組織由反對砌石的街坊成立,曾多次發起拆石行動,把石塊放回海中。原本沙灘上曾出現4個「心形石」,以及「主是愛」、「祝福你」的巨型字樣,去年經過多次拆石行動後,其中一個「心形石」被填平,巨型字樣亦被拆毀。

有網民發現烏溪沙「心心石」再遭拆毀。(網民上載圖片)

對於地標遭到拆毀,大多網民表示贊成:

認真思考就不會覺得可惜,以前表面看似令人感動。其實石堆下的全是海洋生物的屍體、亡靈。不應存在地標!

亦有居住在沙灘附近的市民同意回復自然:

我住左係沙灘隔離就 30 年,(有心形石)果排直頭看得出無左好多小生物。

烏溪沙海灘上由石塊砌成的心形圖案,最初是由68歲康文署退休花王吳伯於2010年建成。數年後,79歲退休校長盧伯亦在沙灘左側以石頭砌出「主是愛」及「祝福你」等字樣。2016年起,有市民關注砌石破壞天然海岸綫,並造成水土流失問題,發起移除人工砌石。期間二人不斷修補被海水沖散的圖案及字樣,但一直是「各有各砌」,並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