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7步曲」引導孩子講出感受 反思過錯改善人際關係

親子

發布時間: 2019/05/10 13:4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8

分享:

分享:

家長成功引導孩子真心道歉後,勿忘鼓勵及讚賞孩子。

家長成功引導孩子真心道歉後,勿忘鼓勵及讚賞孩子。

從前覺得「道歉」就是因著做錯的事而say個sorry ,但原來要一個人反思自己做錯,再心悅誠服地say sorry是大有學問,而且重要的。

多謝Norma Leben,我喜歡的臨床心理學家/講者之一,她教曉我《道歉七步曲》,使我可以應用在教導小朋友say sorry身上。

在分享我家的故事之前,先要講解七步曲是什麼東東。

根據Norma,口講/寫道歉信時有七個重點︰

1. 對方姓名/稱呼/尊稱
2. 我很抱歉/對唔住你
3. 因為做咗⋯⋯(描述事件)
4. 我估你一定覺得___、___、___(三個感受)
5. 知道你有咁唔好過嘅感受,我而家覺得___、___、___(三個感受)
6. 我應承你,我以後都唔會再咁做
7. 我希望你可以考慮原諒我,我等你嘅答覆。

*孩子接受改正後,勿忘鼓勵及讚賞孩子。
*請留意Norma給予的只是一個框架,我們應用時有按自身的情況作少許調適;當我們試行時,完全體會專家的用心(背後的意義)。

好,話說回來。因為家姐K2二哥K1了,開始懂得表達很多東西,所以當有人做錯事,我們開始應用這七個道歉的步驟。

(一)不是故意的情況

有一次家姐和二哥在床上玩耍,當家姐跳躍時不小心壓到二哥,二哥大哭。

因為二哥哭聲太大加上他表現得生氣,家姐有點不知所措,想逃避。當我們一邊安慰二哥(幸好他沒有嚴重受傷),一邊希望家姐能跟他道歉時,家姐卻反抗。開初我們不知道她反抗的原因,後來因著七步曲,細問之下就了解到她的情況。

爸爸問︰「依家細佬被你整親,喊啊,你覺得佢點?(停一停頓,讓家姐諗下)你講兩三個感受去形容下佢。」

家姐︰「佢……覺得好痛、好唔開心、同……好嬲。」(家姐開始抽泣起來但又帶點不服氣)

爸爸繼續問︰「你點解喊呀?不如你又講下感受。發生咗呢件事,你覺得點樣?」

家姐一邊抽泣一邊答︰「我覺得好唔開心……(諗咗一段時間)同……好驚(講完之後就爆喊)!」

「你驚乜嘢呀?」爸爸關心問。

「我驚細佬受傷,但我唔係有心整到佢㗎,我又驚有人鬧我!」

「咁依家有無人鬧你?」

「無……」(家姐個心開始安定下來)

原來家姐一開始想逃避,是因為她心中有恐懼,她其實知道自己做錯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對,同時覺得她只是不小心,無意弄傷細佬。在複雜的感覺之下便不懂表達自己,所以表現不合作及哭泣起來,在大人慢慢引導下才能把感受講出來。

我們和家姐一起做《道歉七步曲》,她望著細佬,做那七個步驟。整個過程中,她了解到細佬的感受。而當她將自己感受講出來時,也讓細佬明白她。所以當二哥知道原來她也有害怕時,即刻不再生氣,並表示會原諒家姐。

(二)故意的情況

自細細佬開始懂得跟哥哥家姐爭玩具、爭媽咪之後,二哥就很妒忌他。二哥會不時失驚無神打細細佬一拳,又或者在他經過身邊時大力推跌他。

平日他故意作出這些行為時,我們有即時處罰他,但叫他道歉只是很簡單——就是講一聲sorry,今次媽媽要試下道歉七步曲。

我一開始跟他對話時他想砌詞狡辯,訛稱自己不小心。當我指出我目擊他的行為,以及細細佬喊的情況,他便沒法爭辯下去。

我於是問他︰「你打細細佬頭部一下,你覺得他點呀?」

「他會覺得痛、唔開心喊喊呀、同埋好嬲我。」(又是這三個)

原來當要求二哥代入細細佬的處境去想,他有轉變的,態度變得誠懇一點。

「你自己有咩感受呢?」我再問。

「我覺得自己唔啱、要錫細細佬……同埋大家都唔開心。」(講唔到三個「感受」唔緊要,始終年紀還小,最重要是讓他有反思的機會。)

於是我照樣和他做一次七步曲。細細佬年紀最小,無記仇,當然亦會原諒哥哥啦。

講sorry,原來真係唔簡單!最欣賞這個《道歉七步曲》幫到小朋友反省及互相明白對方(大朋友應該都得)。希望我家這個小分享可以幫到大家教小朋友。

【文章獲我家恐龍Do Re Mi授權轉載】

撰文 : 我家恐龍Do Re Mi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