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與港大合作吞嚥障礙研究 以軟餐助長者增加體重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11/18 13:57

分享:

分享:

保良局與港大合作吞嚥障礙研究,又引入國際標準,探討軟餐如何改善相關人士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素。(洪芷晴攝)

隨著身體機能老化,不少長者出現吞嚥困難,每天需進食糊餐及蓉餐。保良局14間安老院舍近年推「流心軟餐」,將食物由液體再變成固體,今年8月與香港大學合作,開始為期3年的吞嚥研究,探討軟餐如何改善長者健康及生活質素,初步揭長者均可進食全份軟餐,9成體重可維持及增加,情緒亦見改善。

保良局自2014年於轄下安老院推出軟餐,利用增稠劑將液體食物「定型」。該會於今年8月與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合作,開始為期3年的吞嚥安全研究計劃,引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將食物稀稠度分為8級,包括由第8級食物原狀至第1級稀薄,以協助言語治療師制定吞嚥障礙者的飲食處理方案。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副教授陳文琪表示,現時糊餐的製作並沒有統一標準,只能靠廚師的理解烹調,沒法為不同吞嚥障礙者製作出真正適合其的膳食,且過硬或過稀對長者都存在風險,如「落錯格有機會令長者感染肺炎及須入院」,引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便可改善相關問題。

研究團隊利用長者的體重增長、精神狀態及入院次數等,觀察他們進食軟餐後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素。第一階段的先導計劃篩選了7名吞嚥困難長者,分析他們進食軟餐2個月後的健康狀況。

陳指,經第一階段研究,發現全部長者均能進食全份軟餐,9成長者的體重可維持及增加,且因食得開心,令他們情緒有所改善。

現年93歲翁婆婆去年8月開始於入住安老院,患有腦退化、高血壓及心臟病等,同時亦有中度吞嚥困難,須進食全糊餐,即將魚、肉、菜打碎並攪拌至糊狀,由於感覺食而無味而減少其食慾,經常有食剩情況,長期亦擔心翁營養不良。

翁其後參加先導計劃,進食了兩週合共15餐的軟餐,發現體重由36公斤增至40公斤,且每餐「清光」,婆婆亦表示十分喜愛吃軟餐,相較糊餐令她開心不少。
保良局盼未來1年於旗下26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全面提供流心軟餐,讓各年齡層的吞咽障礙人士均可受惠。

記者:洪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