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感染】女子超市與確診者相隔9分鐘付款中招 醫生何學工解構超市5大感染高危位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3/26 17:4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05

分享:

分享:

女子到超市購物,與確診者付款時間相隔9分鐘中招,專家拆解5大超市衛生陷阱位。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內地有媒體報道,湖北一名女子近日確診新冠肺炎,經調查感染源後,發現女子曾與一名確診患者在同一個超市購物,結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這名趙姓女子於3月1日被驗出對新冠肺炎呈陽性。在調查感染源時,發現趙女曾於1月24日出現過輕微症狀,其丈夫2月亦出現病徵,但3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其後兩人被集中隔離,完成14日隔離後,一直留在家沒有出門。

惟趙女於3月被驗出確診新冠肺炎,調查人員發現,原來她在1月曾與另一名確診患者在同一超市購物,兩人在超市停留約1小時,付款時間前後相隔9分鐘,而超市位於地下1層,通風較差,導致趙女不幸被感染。

5大超市感染陷阱

超市人多雜亂,市民應如何保護自己?TOPick綜合了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及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的意見,列出了超市購物的5大感染陷阱及防疫貼士。

1.蔬果

梁子超接受TOPick訪問時曾指出,超市出售的蔬果經過許多顧客觸摸,在挑選的過程中,蔬果有機會已受感染,即使用紙巾、膠袋套住食物,也未必能有效隔絕病毒細菌。因此,買回來的蔬果應清洗乾淨,如水果類最好剝皮進食,減低感染病毒風險。

【新冠肺炎】病毒殘留蔬果肉類表面 醫生:水果常被人摸最好剝皮食

2.非預先包裝食物

非預先包裝食物如麵包、熟食等,在擺放或處理的過程或經過店員接觸,並可能受空氣中的飛沫污染,選購前應注意店鋪和員工的衛生情況。

包裝食物的風險相對較低,但選購時也要視乎食物出廠時的規格、生產環境是否理想。

另外,食物盡量不要生吃,因未知食物本身會否帶有病毒,或生產時衛生不達標,風險不明,所以最好煮熟才進食。

3.手推車、購物籃

超市提供的手推車、購物籃被大量顧客觸碰,病毒和細菌或停留在物件表面。何學工醫生指,觸摸這些物件前可先用濕紙巾抹抹,再觸碰自己的個人物品包括錢包、信用卡前,可用酒精消毒雙手。

他提到,戴手套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可以避免直接物件表面,減低感染風險,不過脫下手套時要留意,避免觸碰到手套骯髒的表面,用完手套後切記要清潔雙手並妥善棄置。

4.錢幣

硬幣或紙幣經過多人接觸,依附大量細菌,何醫生建議,在非常時期可轉用電子支付。

【高度防疫】市民洗完紙幣晾乾洗潔精洗生果 英國大學研究:貨幣藏19種細菌

5.環保袋

環保袋暗藏大量細菌,蔬果或肉類等食物的汁液有機會黏附在環保袋內,因此需定期清洗,亦可噴酒精消毒。

減少外出購物次數

何學工醫生強調,要減低感染風險,最重要是減少外出購物次數,準備好購物清單,定好所需購買的物資,控制外出的次數,而回家後亦要做好清潔。

梁子超醫生受訪時曾表示,街市相對傳播風險沒有超市高,他稱,在街市買餸時,許多時候都是商戶直接把食物放入袋中,不會有這麼多接觸。超市人流多,接觸傳播的風險亦更高。

生果表面含抗藥性細菌 袁國勇:洗手液+熱水洗生果可100%殺菌

責任編輯:沈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