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醫生】首屆拔尖十優狀元麥凱鈞走入神經外科領域 今年引入全港經眼眶新手術為腦膜瘤港婦治療

社會 00:00 2020/10/19

分享:

分享:

麥凱鈞2015年考獲神經外科專科資格,年約卅歲就擢升副顧問醫生,時為最年輕顧問醫生之一。

首屆拔尖十優狀元走入港大醫學院,麥凱鈞數年前考獲神經外科專科資格,年約卅歲就擢升副顧問醫生,時為最年輕顧問醫生之一;前年負笈巴黎,師隨法國顱底手術大師3個月,埋首深造經眼眶全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之技,今年初首為腦膜瘤港婦治療,毋須揭開頭顱骨就可清除眶後腫瘤。

今年獲醫管局頒發優秀青年獎的麥凱鈞認為,新手術可大減患者留醫時間之餘,同時令患者術後外觀不受影響,盼未來一年可為10至15名病人作治療。

麥凱鈞廿年前會考手執10個「A」,以首屆「拔尖生」身份到港大醫學院習醫,轉眼現已為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副顧問醫生,他回想當年走入神經外科領域,到不同地方受訓,獲法國顱底手術大師Sébastien Froelich教授輕輕一句「點醒」,往後就如同「追星」般,哪裡有Froelich教授課程就到哪裡。

會考前逢家道中落,母親類風濕關節炎病發,喇沙十優狀元首屆拔尖麥凱鈞走上習醫之路,坦言感辛苦「發晦氣」想放棄。詳情請見【下一頁】

Froelich教授亦記得這名「追星」香港醫生,主動提出「如果有興趣,就來跟我」,結果麥凱鈞前年於醫管局資助下,負笈教授所在的巴黎拉布阿謝爾綜合醫院,跟他巡房、做手術,亦埋首鑽研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的技術。

麥醫生留學巴黎期間,但逢周末都埋首實驗室,由朝八到晚十利用顱骨鑽研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的技術,以短短3個月時間學成歸來;今年初將經眼眶全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首度引入本港公立醫院,聯同眼科醫院團隊率先為一名年約5旬罹患良性腦膜瘤的港婦治療。

何以選擇該名患婦作首人?麥凱鈞說要做經眼眶全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必須是良性腫瘤或血管瘤,位置亦最好於顱底、眼後大動脈外側;而該名患婦右邊顱底的良性腦膜瘤,更令右眼骨增生得「好犀利」:

右眼凸哂出來,本身腫瘤不大僅約2厘米,但眼骨體積增生5、6倍,視力餘下3成,亦有重影。

他續指,以往病人需將頭皮瓣開,切開頭骨、撥開腦袋,才可「由上而下」清除腫瘤、增生眼骨;但新技術於眼皮開刀,從眼眶骨縫位置的最短距離介入,輔以「筷子技巧」操作內視鏡等儀器,並將眼後腫瘤、增生眼骨切除,過程只需3至6小時,較開顱手術5至8小時,甚或需大半日時間大減。

麥凱鈞醫科畢業至今未曾想過離開公立醫院,即使香港近年風雨飄搖,身為兩兒之父的他亦不欲外走,只因香港人造就了今日的麥凱鈞。詳情請見【下一頁】

手術時間大為縮短,但麥凱鈞認為過程並非最重要,術後情況才是關鍵。他指,手術期間直視病人雙眼可掌握眼壓有否下降、雙眼有否回復對稱;同時亦避免開顱時頭骨鑽開,致術後肌肉凹陷情況,更或有長期頭痛等後遺問題:

(新手術)傷口小、痛楚細,自然復康就會快,約1、2星期就復原。

當然新手術亦非零風險,手術期間可傷及眼球、影響及視力,血管損傷、感染或脊髓液滲漏等傳統開顱或經鼻腔微創的風險亦存在,麥說:

始終是一個新技街,全球至今僅百餘宗,一般來說風險少於3%至5%。

患婦最終順利完成手術,視力已明顯改善,傷口亦埋藏於雙眼皮之下。

身兼九龍中醫院聯網資訊科技統籌的麥凱鈞正探討如何利用九龍中創傷中心大數據,作為臨床醫療「水晶球」。詳情請見【下一頁】

麥凱鈞形容,此項新技術於港只是初起步,需謹慎選擇合適的病人,料今年內可有5名病人受惠,盼待手術技術層面提升及儀器進步後,每年可有10至15名有類似情況的病人適用,更期望5年內可推及全香港公立醫院。

因著越洋取經及鑽研探究,將經眼眶內視鏡顱底微創手術病引入,惠及香港病人,麥凱鈞今年獲醫管局頒發優秀青年獎。就如同Froelich教授,麥凱鈞不會滿足於現狀,盼新技術推及公立醫院之餘,甚至可為私家醫生提供培訓。他說:

(Froelich)教授受訓於好傳統的開頭骨手術,但他不會於該處止步,雖然已是有地位、出名的國際專家,都會不斷鑽研及挑戰自己,好值得自己學習。

點擊圖片放大
+2

更多「非常醫生」的專訪內容,即看: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陳正怡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