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檢測】中大醫學院教授指長期食「微膠」增患癌風險 胡志遠籲社會盡快覓塑膠替代品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1/23 13:00

最後更新: 2020/11/23 17:48

分享:

分享:

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指出,微塑膠可經腸道免疫系統,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於體內循環。(資料圖片)

微塑膠近年備受關注,不但污染環境及危害海洋生態,亦逐步進入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胡志遠指出,近年已有研究證實從口部攝取的微塑膠,可經腸道免疫系統,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於體內循環,若長期吸收微塑膠,會增加患上血管硬化、癌症的風險。

TOPick最新調查發現,市面逾9成品牌樽裝水樣本,不論是礦泉水或蒸餾水,均含大於100微米(μm)的微塑膠,其中一瓶最多可含46顆微塑膠。詳情即看:【下一頁】

胡志遠解釋,一般食物會先經過胃部消化,由腸道負責吸收,然後透過血液或淋巴系統,輸送到其他身體部分。不過,由於微塑膠在化學層面屬較大分子,腸道免疫系統會把它當作細菌或病毒處理,激活巨噬細胞、白血球等吞噬分解,而當中有1至4%的微塑膠被分解後,會透過腸道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

他續指,雖然微塑膠會在人體血液或淋巴系統循環,但目前研究顯示微塑膠接觸到其他身體細胞,並沒有產生毒性反應,不會對細胞造成直接破壞。不過,由於微塑膠主要積聚在小腸淋巴結,即是免疫細胞聚集的地方,若長期大量吸收,會令身體長期處於免疫系統激活狀態,當長期出現慢性發炎情況,便會增加患上血管硬化、癌症等風險。

即棄文化敲警鐘 籲拓新物料

胡志遠認為,微塑膠目前不會對人體造成即時嚴重傷害,惟從環境污染物與健康角度來看,都應盡量減少攝取微塑膠的機會。對於檢測發現樽裝水含微塑膠,他認為人體可直接從口中飲下「微膠」,已為即棄文化敲起警鐘,是時候社會要思考和尋找塑膠替代品或發展新物料。

食安中心表示,由2018年至今年10月,透過食物監測計劃共抽取超過80個樽裝水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檢測,全部樣本通過檢測,而微塑膠對健康造成的潛在影響,仍欠缺全面的科學數據,需作進一步研究,未有食物安全標準,會繼續留意相關發展。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陳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