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傳:《焦點追擊》一條路的築成

休閒

發布時間: 2016/02/29 13:23

最後更新: 2016/02/29 13:25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Golden Scene Co. Ltd. - Film facebook

自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的致辭上,鏗鏘地宣告「在高牆與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以後,在任何與權威的對碰上,很多人總會不厭其煩地搬出這一句──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說時輕鬆,行時困難。社會是高牆主導,行在高牆的規律下,有修直的道路;站在雞蛋的一方,只得另闢蹊徑。《焦點追擊》(Spotlight)以《波士頓環球報》的「焦點新聞組」追查天主教神父性醜聞的報導為藍本,呈現了一場以卵擊石的抗爭。

以卵擊石,是因為勢力懸殊──焦點新聞組vs教廷。雙方的實力,從任何一方面而言,根本無法比擬。

編輯Marty Baron(Liev Schreiber)一上場,直指敏感的題材,要求焦點新聞組跟進Eileen McNamara專欄所提及的神父性侵案,頓成為眾矢之的。這一次調查,撼動了地方權力的平衡,不同人士皆向焦點新聞組編輯Walter Robinson(Michael Keaton)進言,甚至惹來其他編輯的閒言──這段報導做不得。

不同於每日要聞,焦點新聞組所寫的未必是社會熱話,民眾當下最關注的新聞,而是偵查報導──或是追新聞尾,或是自訂題目,又或接到投訴,編輯、記者依照所定的主題,已有的資源,四出調查,接觸不同有關的人士,尋找珠絲馬跡。很多從前被忽視的線索逐一出現,往往能夠愈掘愈深,如起初的調查純粹針對一個神父的犯案,後來才知道事情的不簡單,寫成現在的報導。

又,因著調查的過程,大多從幾星期至幾個月不等,每一次的偵查皆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人手,不是所有報章都願意投放資源在偵查小組。然而,正正因為投放更多的資源,報導往往更為深入,從而引起更多的輿論。

在美國,這一宗天主教神父性醜聞案如此;在香港,當年唐英年大宅僭建,以至去年的劍橋護老院事件也是如此。偵查報導撕開了很多人金玉其外的面具,將公眾不知道的真相帶上桌面,讓底下的不堪入目公諸於世,藉著報導為社會帶來改變的期望。

不同於一般荷里活式的表達,《焦點追擊》沒有接二連三驚險的獵奇式追查,而是選取了平實的手法,把追查的過程逐一描述──有在公在私,在明在暗的攔阻,有不同程度的碰壁,有無可奈何的不願參與,還有很多難以置信的眼淚,來自於那一班受害者,他們的家長,以至於其他無法接受事實的民眾。他們說的,不是故事,而是曾經確實發生的事實。

電影借著幾個記者Michael Rezendes(Mark Ruffalo)、Sacha Pfeiffer(Rachel McAdams)和Matt Carroll(Brian d’Arcy James),參與了這場對高牆的指控,不是一味的熱血報導追查,而是帶著對受害者的責任。

當他們愈接近真相的時候,心裡的掙扎與驚訝愈強烈──作為記者,他們希望透過報導事件,將犯案者繩之於法,還他們一個公道;導演Tom McCarthy同時著眼他們另一種身份:市民,父親,信徒,突顯了這些案件的嚴重性,這不是教廷以內的事,而是在教廷以外,與整個社會有關。

這個調查捱過了九一一對美國的影響。經過民眾最需要信仰支撐的時刻,終於刊出報導,對教廷投以一個不能掩耳盜鈴的核彈。這一系列的報導,最終更獲得普立茲獎的肯定。

曾經以為案件報導了,甚至搬上了大銀幕,世界好像稍為朝向正面走近一小步。然而,事情還沒有完結──要走的路,盡力走了,但仍然是小路,教廷依然是屹立不搖的權力機構;涉案的神父、包庇犯案的神父,繼續在不同地方任職;問題也不是從此斷絕。

偵查報導重要,但不是萬能──案件引起了關注,不代表制度就有改變,尤是對方是一道難以踰越的高牆,這條道路就更加難行。最後一幕,正正提醒我們,距離正義,還有很長的道路。

不過,在埋怨高牆無法跨越,小路沒有被鋪平以外,仍然相信,Robert Frost所說「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使得一切多麼不同。」因為魯迅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條道的築成,不爭朝夕,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問題的曝光,正是第一步。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偽文誌》及facebook專頁,獲授權轉載。

撰文 : 程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