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常分享陰沉、墨水濾鏡照片  或有潛在抑鬱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8/19 19:41

最後更新: 2016/08/19 20:11

分享:

分享:

青少年漸棄Facebook(fb)轉用Instagram(ig),留意ig原來可及早發現有抑鬱傾向的年輕人!有外國大學研究發現,用戶在ig如多分享陰沉相片、喜用墨水濾鏡(Inkwell filter)者,或是抑鬱徵兆。

本港社工留意到,情緒受困擾的青少年多在ig使用𠝹手、抑鬱、想死和自殺等hashtag(主題標籤),建議如發現親友有抑鬱徵兆,應陪伴和聆聽他們。

【延伸閱讀】4招對抗職場抑鬱 重拾生活滿足感

美國哈佛大學及佛蒙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收集166名精神健康和被診斷患抑鬱症的ig用戶、共4.4萬張相片,利用機器學習工具,透過分析相片的顏色、色彩飽和度、光暗和有沒有人類臉孔,找出抑鬱傾向的潛在ig特徵。

團隊發現,患有抑鬱的用戶多分享色調陰沉的相片,尤其偏向藍、黑、灰色。他們甚少用濾鏡(filter),即使使用,最多使用黑白色的墨水濾鏡;相反,精神健康的用戶常用暖色系的濾鏡。

【延伸閱讀】心理學家開發App 篩選抑鬱學生

團隊又利用臉孔識別軟件去分析相片上的臉孔,發覺抑鬱症用戶比健康用戶更多上載有人類臉孔的照片,不過照片上往往只得很少臉孔,或代表他們更多上載自拍照;語言方面,多寫上以自我為中心的語句。

香港社工界以往多在網上討論區、fb去尋找有潛在危機的年輕人,賽馬會網上青年外展服務香港明愛連線Teen地註冊社工王樂文表示,近來發現年輕人多用ig,部分更表示只用ig棄fb,故社工開始留意他們在ig上使用的字眼、相片,去找出情緒受困擾甚至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他指出,ig有一個好處,能夠利用hashtag快速搜尋帖子,𠝹手、抑鬱、想死和自殺是這些青少年常用的hashtag。而上載相片一般色調黑暗,如深夜拍的自拍照,並會加上一些表達悲傷或感性的字句。發布負面帖文,而少人讚好及留言,代表他們無人注意,更需外界關心。

王建議大眾,發現身邊人於社交平台展現出抑鬱傾向,應多陪伴並聆聽情緒困擾者的想法,但不要評價,更可陪伴他們直接向網上外展社工求助。

【其他熱話】讓失明人士「看得見」 80 後設計師的無障礙銀包

【其他熱話】政府筍工 中四學歷文書助理頂薪2.1萬元

【其他熱話】台灣爆紅蝶豆花飲品 並非人人都可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