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媽媽鬱出情緒病:誰能明白我苦心?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11/01 12:51

最後更新: 2016/11/01 17:36

分享:

分享:

有要求可以是正面動力,但完美主義卻會增加罹患情緒病機會。53歲的官小姐從小已是完美主義者,事事有要求,但應用在教女上,卻令她深感沮喪。她努力為女兒舖路,女兒不領情;愈叫女兒讀書她愈不讀,官小姐經歷人生最大的挫敗,身邊無人明白她苦心,結果鬱出情緒病來。

官小姐責任心重,自我要求高,不識做的會學到識,她婚前任秘書,深受僱主賞識。

官小姐(左)是追求完美的100分媽媽,結果在養育女兒上心感挫敗,亦鬱出情緒病來。右為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劉英傑。(曾耀輝攝)

17年前官小姐產下女兒後,病態的完美主義令她過分緊張,負責管教女兒責任大,但她卻無成功感,如女兒濕疹卻被學校誤會虐兒,女兒3歲說自己看不到東西,緊張得連眼科醫生檢查說無事都不信,堅持要女兒麻醉再求醫再做檢查。

官小姐努力為女兒鋪好路,選讀較少功課的私校,其他小朋友覺得女兒很自由,但女兒偏偏不肯讀書、做功課,「她喜歡考試,因為可放半日」。官小姐無奈說:

身邊人不理解,連我媽都不認同我,無人明白我苦心,但我覺得自己正確,不工作去照顧她,但一點成就感都無。

17年來曾在私家及公立醫院求診、接受過中醫針灸,亦曾因為食藥增20磅,最嚴重的時期,她不想出街,甚至不開心得「行馬路好想行出去,行公園好希望自己可以飄走,不用再存在」。

她其後在一次講座得知自己患上情緒病,十多年來斷斷續續在公院治療,幸有性格樂觀的先生包容,她說:

同一個女,同一個家庭,先生不似我般,多得他的樂觀和容忍,令我學會放鬆點。

官小姐現時亦有做義工協助其他患者。

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劉英傑醫生說,完美主義是患抑鬱或混合性焦慮抑鬱症的因素之一,若完美主義影響到日常生活,在不同情景都堅持自己的做事方法、執著規則,便有可能是病態,例如明知無塵,仍堅持一日掃地3次。

對自己有要求,追求完美的學生也易患情緒病。劉稱,曾有到英國留學的男學生,本來成績好,對自己要求高,但因向女生表白被拒而沮喪,漸變情緒病,常不開心、哭、失眠、不上學,而學校提醒交功課的電郵令他感內疚,難以進食。男生曾有輕生念頭,被發現時缺水,幸事件中父母處理得快又好,故男生接受治療後數月已好轉。

劉英傑忠告,若發現身邊人常不合理地擔心、難以放鬆,出現病態行為,親友應鼓勵他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若持續兩周情緒低落,對事物無興趣、病態地無動力,應考慮求醫。

【其他熱話】 點解愈洗愈油?洗髮水致終極甩髮的秘密

【其他熱話】 好僱主20年奉行零OT 設員工子女託管服務

【其他熱話】 點拆解糖衣真相 果汁軟糖是動物屍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