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膚水VS潤膚膏 KO皮膚痕癢乾燥無難度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1/11 17:00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9

分享:

分享:

天氣又轉涼,不少人都覺得皮膚乾燥,或是出現濕疹情況。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皮膚乾燥會令人易瘙癢,現教大家如何選擇適合的方法,防止皮膚乾燥:

【延伸閱讀】不再「包雲吞」 中醫教你4招KO鼻敏感

1. 搽潤膚膏

搽潤膚膏可減少皮膚乾燥演變成濕疹,減少痕癢,比如凡士林,透過防止水分揮發流失,加強保濕劑的鎖水效果,以及替皮膚表層補水等,減少皮膚乾燥演變成濕疹的機會和令濕疹情況有所舒緩。

不過他指,市民宜留意不要厚塗保濕霜,以免增加形成暗瘡和毛囊阻塞的機會。另外,選潤膚膏最好不要有香科,以免致敏,特別是小朋友、皮膚易屬乾性者要小心選用,如遇紅腫、痕癢等要停用。

他提醒,沖涼後市民可用毛巾印乾身體後,便搽潤膚膏作保濕。

【延伸閱讀】秋風到濕疹加重 中醫拆解飲食宜忌

2. 使用E Cream洗澡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出,皮膚極乾燥或是濕疹情況嚴重時,可以用Emulsifying Ointment(俗稱豬油膏)和 Aqueous Cream(冷霜)代替皂液,以此抹身清潔,達保濕作用。兩者的共通點是無香料或添加劑,不容易致敏,故可減少乾燥皮膚的繃緊痕癢感。除了用來沖涼外,也可於沖涼後用毛巾印乾身體,再塗軟膏保濕。不過,它們質地較油,未必人人喜歡,故建議只在皮膚極乾燥時才用。

3. 使用保濕面霜

保濕面霜如含甘油、透明質酸等成分,有補水作用,陳厚毅指這些成分相對溫和、不易致敏。

消委會早前指,若想選保濕功效較佳的面霜,可特別留意甘油(glycerin)成分,位列較前位置(在配方中佔第2至3位),亦即甘油在配方中所佔比例較高。

【延伸閱讀】拆解魚類功效 濕疹人士不宜多吃鰻魚

4. 用爽膚水(Toner)

市面上不少爽膚水(Toner)都以保濕力強為賣點,陳厚毅指爽膚水(Toner)主要是提高皮膚酸鹼值,對改善皮膚質素未並太大用處,市民可自行選擇是否需用。

5. 洗澡水溫勿過38度

皮膚科醫生何家強解釋,沖涼水溫偏高(超過 38-40 度)會令身痕者覺得舒服,主要是因為神經綫感受熱力時,痕癢感覺較易消失,但這止痕錯覺只在一時,水溫過熱其實有可能灼傷皮膚,更影響皮脂這層本已不大夠的保護膜,令皮膚內的水份流失更多。

6. 避免穿羊毛內衣

陳厚毅指,羊毛衣物較毛茸茸,容易刺激皮膚,加劇痕癢,甚至可誘發濕疹。另外,含化學物質的人造纖維如Nylon、Polyester、質地較粗糙的麻質或牛仔衣服亦有可能令皮膚更加痕癢。他建議,屬敏感皮膚的市民應穿純綿內衣打底。

7. 敷面膜

敷面膜也有保濕作用,但乾性皮膚人士宜少用具美白成份的面膜,例如果酸、維他命C、葡萄糖苷、麴酸、熊果素。要留意草本香料成份也有機會引起敏感,包括蘆薈、海藻、薰衣草、長春藤、金盞花等,即使部份聲稱低敏,都有可能刺激皮膚。

至於油性皮膚人士,陳厚毅補充,面膜成份是重要的因素,而面膜質地也很重要。含油性保濕成份的面膜,如礦物油、羊脂,宜儘量少用。

但陳厚毅提醒,面膜使用頻率是每星期用面膜2次,每次10-15分鐘,但仍需視乎產品包裝說明。

【其他熱話】風咳熱咳寒咳症狀大不同 中醫推介簡易食療

【其他熱話】營養師點評邪惡街頭小食 碗仔翅容易致水腫

【其他熱話】海洋公園$40平飛開售 5招搶飛必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