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藥物處方系統  引入人工智能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5/13 00:03

最後更新: 2017/05/13 00:16

分享:

分享:

鄧桂思的個案引發公院臨床管理系統(CMS)能否提示醫生病人有乙肝的討論,以防開漏藥導致另一悲劇。

有公院醫生認為,如需將CMS與藥物處方系統連接,並由系統自行找出處方藥物的錯誤,就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惟強調即使公院電腦系統再全面,仍不能取代醫生專業臨床判斷。

事實上,美國波士頓一間醫院早於2015年引入人工智能系統,為病人每隔3分鐘記錄含氧量及血壓等資料;及後與系統內過去30年逾25萬名病人記錄比較,按同類病人的病況,為現有病人更快作出診斷,甚至預測病人死亡風險,準確度達96%。據了解,本港有醫院正研究引入同類系統。

【延伸閱讀】公院醫生︰開漏藥個案  僅冰山一角

【延伸閱讀】事故與器官捐贈  勿混為一談

按醫管局解釋,聯院兩名腎科醫生未有察覺CMS提出鄧桂思是乙肝帶菌的警示。但消息人士稱,現時公院CMS未能做到「彈出視窗(pop-up)」警示,系統只會亮紅燈,但醫生仍可處方藥物及看病歷。他說︰「如果藥物處方系統可接駁診斷的臨床管理系統,一輸入類固醇就自行搜尋(病人是否患)乙肝,就要用人工智能。」

該名公院醫生認為,現時公院電腦系統已相當全面,但於專科門診繁忙的情況下,確實仍有改善空間,包括新增彈出視窗警示,警惕醫生處方類固醇的風險;同時醫管局應因應本地情況,就乙肝患者使用類固醇制定本地指引。

但他強調,即使公院電腦系統更全面,仍不能取代醫生專業臨床判斷。「醫生不是技術員,如果電腦系統可以處理哂,就不用醫生,搵個I.T.人員都可以開到藥﹗」